王中郎令伏玄度、習鑿齒論青、楚人物,臨成以示韓康伯,康伯都無言。王曰:“何故不言?”韓曰:“無可無不可。”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
[述要] 王坦之(曾任中郎將)為東晉重臣,叫伏滔(字玄度)、習鑿齒評論歷史上青州和荊楚名人,并進行比較,二人觀點不同,寫成文章以后,都拿給韓康伯看。韓看后一言不發。王問他:“為什么一句話也不說?”韓引用《論語》說:“無可無不可。”
[按語] 伏滔,青州人,以青州人為優;習鑿齒,襄陽人,以荊楚人為勝。見《世說新語》劉注。
[事主檔案] 王坦之(330—375) 東晉學者。字文度。太原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人。王述子。簡文帝為撫軍將軍時,辟為掾,累遷參軍、從事中郎、散騎常侍,出為大司馬桓溫長史。后征拜侍中。簡文帝崩,與謝安共輔幼主,遷中書令,領丹陽尹,尋授都督徐兗青三州諸軍事。信佛,尚刑名之學。著《廢莊論》。
韓康伯 東晉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北)人。名伯,以字行。歷仕中書郎、侍中、吏部尚書等職。主張以“無”為宇宙萬有的精神性本體。提倡“尋理辯疑”,必先“定其名分”,以名為先,據名定實。以儒道合的觀點注《周易·系辭》,續注《王弼易注》,著《辯謙》等。
上一篇:《放歸南山 孟浩然 王維 李隆基》
下一篇:《春秋少陽 陳彭年 趙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