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庵以道光十九年,年四十八乞休。二十一年,五十歲歿于丹陽。——其歿也,實以暴疾。外間頗有異詞。初,定庵官京曹時,為明善堂主人上客。主人側福晉西林春太清慕其才,頗有曖昧事。人謂定庵集中游仙諸詩及詞中“桂殿秋”、“憶瑤姬”、“夢憶人引”諸闋,惝恍迷離,實皆為此事發也。后稍為主人所覺,定庵急引疾歸。而卒不免。蓋主人陰遣客酖之也。 ○近人·裘毓麐《清代軼聞》卷五
[述要] 龔自珍(號定庵)四十八歲時(道光十九年)上表辭去宗人府主事,五十歲暴卒于丹陽。對此,士林中頗有異詞。據說,龔為京官時,為貝勒奕繪(號明善堂主人)座中常客。奕繪之側室顧太清(府中稱西林春太清)仰慕龔的才華,與之交往頗密。有人指稱《定庵全集》中“游仙”詩及詞中的“桂殿秋”、“憶瑤姬”、“夢憶人引”諸作,情辭惝恍,其實皆吟誦此事。其后,奕繪漸有覺察,龔無法在京立身,故稱疾乞歸。而奕繪怒氣不休,暗地里派人用毒藥置龔于死地。
[按語] 龔自珍之死因,裘氏同書又載異說,茲據引如下:“定庵晚年所眷靈簫,實別有所私。定庵一日往靈簫處,適遇其人,因語靈簫與之絕。簫陽諾之,而蹤跡則愈密。半歲后……懷鴆以往,語靈簫,其人倘再至者,即以此藥之。藥方固出禁中,服之不即死,死亦無傷痕可驗也。靈簫受藥,即置酒中以進。定庵飲之,歸即不快,數日遽卒。”此事許指嚴之《十葉野聞》中《香廠驚艷》一文記之最詳。末云:“靈簫與所歡遁去。后貝勒知之,囑大吏窮治其事,靈簫卒置法。”這是一班人所不知者。龔自珍《己亥雜詩》中寫靈簫之情詩,曲折纏綿,驚才絕艷,實最可一讀。至與太清戀情,孟森《丁香花公案》(載《心史叢刊》),蘇雪林《丁香花疑案再辯》(載1931年武漢大學《文哲季刊》第一卷第四號),皆力辯其無。但今人黃世中的《丁香花公案考辨》一長文,載于1987年第二期之《溫州師范學院學報》,搜集大量史料駁正諸說,力證其有,當可信從。
[事主檔案] 顧太清(1799—約1876) 清女詞人。名春,字子春,號太清。詞學周邦彥、姜夔,頗多詠物、題畫之作。后人以與納蘭性德并舉。也能詩。有《天游閣集》、《東海漁歌》。
上一篇:《雁足系書 郝經》
下一篇:《飛馬索詩 錢陳群 蔣士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