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研究· 兩漢:《詩經》經學的興起與興盛·魯詩源流
魯詩為魯人申公所傳。申公之學源自荀子。《漢書·楚元王傳》: “ (元王) 少時嘗與魯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詩》于浮丘伯。伯者,孫卿門人也。”四家詩中魯詩最先出,申公初以《詩》在民間傳授弟子,文帝時首先被立為學官?!妒酚洝と辶至袀鳌罚?“申公者,魯人也。高祖適魯,申公以弟子從師入見高祖于南宮。呂太后時,申公游學長安,與劉郢同師。已而郢為楚王,令申公傅其太子戊。戊不好學,疾申公。乃王郢卒,戊立為楚王,胥靡申公。申公恥之,歸魯,退居家教,弟子自遠方至受業者百余人。申公獨以《詩經》為訓以教,無傳(疑),疑者則闕不傳。”《漢書·楚元王傳》:“文帝時,聞申公為《詩》最精,以為博士。”《漢書·儒林傳》載傳授源流頗詳:“蘭陵王臧既從受《詩》,已通,事景帝為太子少傅,免去。及代趙綰亦嘗受《詩》申公,為御史大夫。弟子為博士十余人,孔安國至淮太守,周霸膠西內史,夏寬城陽內史,碭魯賜東海太守,蘭陵繆生長沙內史,徐偃膠西中尉,鄒人闕門慶忌膠東內史,申公卒以 《詩》、《春秋》授,而瑕丘江公盡能傳之,徒眾最盛。及魯許生,免中徐公,皆守學教授。韋賢治《詩》,事大江公及許生,又治《禮》,至丞相。傳子玄成,以淮陽中尉論石渠,后亦至丞相。玄成及兄子賞以 《詩》授哀帝,由是《魯詩》有韋氏學?!薄稘h書·儒林傳》又云,徐公、許生授王式,式為昌邑王師,授山陽張長安幼君、東平唐長賓、沛褚少孫?!皬埳⑻粕L賓、褚生皆為博士,由是《魯詩》有張、唐、褚氏之學。張生兄子游卿為諫大夫,以《詩》授元帝,其門人瑯邪王扶為泗水中尉,陳留許晏為博士。由是張家有許氏學”。
魯詩亡于西晉,僅有石經魯詩殘碑一塊流傳于世,不足二百字。古人篤守師法家法,后人從魯詩后學著述輯其佚文,所用典籍,大致如下:司馬遷《史記》、劉向《列女傳》、《新序》、《說苑》諸書、王逸《楚辭章句》、蔡邕《石經》及著述、褚少孫引 《詩傳》、《漢書·韋元成》引詩、孔安國《孝經傳》引詩、《白虎通》、《爾雅》及《文選注》、《漢書》、《后漢書》諸經等引 《魯詩》。(參見陳喬樅《魯詩遺說考序》)
上一篇:詩經研究·隋唐時期:漢學《詩經》學的統一·風雅興寄
下一篇:詩經研究·兩漢:《詩經》經學的興起與興盛·齊詩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