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戒·劉征》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有一只小海燕在動物園里長大,
叫它海燕,只因它是海燕的后代,
它自己,且不必說沖擊暴風雨,
壓根兒就沒見過真正的大海。
這一天,小海燕從園里飛出來,
飛到大海上,直累得東倒西歪。
它正在絮絮叨叨抱怨命運,
忽然看見海面上現出一座樓臺。
小海燕一見打心眼兒里高興:
“呵,這才是我理想的大海!
你看摩天的高樓和堂皇的大廈,
那是多么豪華的所在!
“里面定然有鑲著寶石的金籠,
又舒服又暖和,不染一點塵埃;
里邊定然有高等廚師制備宴席,
吃什么有什么,只要把嘴張開。
“有時也可以扇起翅膀飛幾圈,
但那是為了消遣,完全自由自在;
有時也可以對著暴風雨吟唱,
但喧囂和危險完全隔在玻璃窗外。
“你看那門前如水如龍的車馬,
有多少人為歡迎海燕而來!
我這么飛呀飛的真是傻瓜,
幸福的生活已在眼前展開。”
有只老海燕打斷了它的話:
“那是蜃樓,哪里是什么樓臺!
快抓住閃電,跨上烏云的駿馬,
看,猛烈的暴風雨就要到來!”
小海燕輕蔑地打了個口哨:
“我懂得了怎樣為自己安排。
這大海上的風云瞬息萬變,
我可不打算被大海葬埋。”
霎時間,海上涌起滔天巨浪,
無數海燕沖天起舞,多么豪邁!
小海燕跌跌撞撞向蜃樓飛去,
一頭栽進大浪,再也沒有回來。
* * *
不要以為海燕的子孫一定是海燕,
只有海燕的翎毛并不能駕馭大海。
所謂寓言,用莊子的話來說,就是“寄寓之言”。作為寓言詩,不管是寫什么題材,都要有耐人咀嚼的寓意。沒有寓意,寓言詩和童話詩、諷諭詩就會劃不清界限。這首詩好就好在有深刻的寄寓之言。它通過小海燕貪圖安逸的生活,最后經不起風浪的考驗被大海埋葬的故事,抨擊了那種“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的傳統世俗觀念,現在看來,這首寫于文化大革命前幾年的詩,在當時無疑具有警世的意義。
寓言詩中動物的所作所為乍看起來是荒誕的,像《海燕戒》中的小海燕,它會抱怨命運,會“打心眼兒里高興”,從生物常識的角度看是不真實的。但小海燕沒有經風雨見世面,一時貪圖安樂,追求舒適的環境,這和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年輕人頗為相似,因而詩人便將小海燕擬人化,讓它登上寓言詩的舞臺,扮演只圖安逸享樂,不愿在斗爭中鍛煉自己的這么一個角色,是有現實依據的,是源于生活的真實反映。
寓言詩是敘事詩的一種,它多半記述一個故事,或截取故事的一個片斷加以表現。《海燕戒》符合這個特點,它情節簡單,形象單純,注重通過海燕的獨白或對話,展開描寫。這首詩由前面寫的小海燕看見蜃樓后所作的獨白與老海燕的對話兩大部分構成。其中小海燕的獨白屬于幻覺描寫。這里講的幻覺,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是現實經過化裝后出現的一種特殊的心理現象,盡管小海燕面對蜃樓出現的幻覺顯得新奇、怪誕,但它并不是作者以意為之的產物,而是和小海燕的生長環境及其缺乏大風大浪的經歷有密切的聯系。在這里,小海燕的每一句獨白,每一個想入非非的念頭,都是由于追逐豪華的享受所引起的奇譎幻影,都來自它那種特有的真實的內心活動。詩人之所以不惜篇幅寫小海燕的幻覺,目的是引導讀者進入小海燕的靈魂世界,認清它貪戀榮華富貴所產生的嚴重后果。至于老海燕的對話,不是用墨如潑,而是惜墨如金,也很符合它的身分和經歷。
建國以來,在詩歌的常青園里,寓言詩所棲的樹林有些稀稀疏疏,遠不如其它體裁的詩歌那樣枝繁葉茂,碩果紛呈。在這種情況下,劉征以他的沉著堅韌,心甘情愿地選擇一個不被人重視的角落開墾、耕耘,并寫出了像《海燕戒》那樣傳誦一時的佳作,這是值得稱贊的。
上一篇:《海把貝殼失落在沙灘·公劉》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消息·徐志摩》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