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八十五卷。南宋陸游撰。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紹興二十三年(1153)試禮部,名列第一,因觸怒秦檜,被黜免。孝宗時,賜進士出身,曾任隆興、夔州通判,乾道八年(1172)入四川宣撫使王炎幕府,投身軍旅生活,不久,因王炎被罷免而改任成都府安撫司參議官,此后曾入范成大幕府。光宗時,官朝議大夫、禮部郎中,被劾罷官,歸老故鄉。
《劍南詩稿》存詩九千三百余首。陸游詩的最大特色是自始至終貫注著熾熱的愛國主義精神,他不僅是一般地表露愛國憂國的情懷,而且充滿了以身報國的豪情壯志和犧牲精神,他早年所作的《夜讀兵書》說:“平生萬里心,執戈王前驅。戰死士所有,恥復守妻孥。”雖然仕途屢受挫折,他的《前有樽酒行》仍說:“丈夫可為酒色死?戰場橫尸勝床笫。”八十二歲時,他的《老馬行》還發出這樣的豪語:“一聞戰鼓意氣生,猶能為國平燕趙。”直到臨終,他依然不忘收復大業,著名的《示兒》詩寫道:“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的詩同時又充滿了請纓無路、壯志未酬的悲憤,如《書憤》寫道:“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激昂中帶有蒼涼沉郁的慨嘆,《夜泊水村》等詩也表現了這樣的心情。陸游的愛國精神還表現在對貪生誤國的投降派作了有力的抨擊和無情的諷刺,他在《醉歌》、《隴頭水》等詩中嚴肅指出投降派妥協退讓的主張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種種危害,其他如《感憤》、《夜讀范至能攬轡錄》、《關山月》等詩也從各個角度憤怒譴責了統治者的腐朽無能、茍安求和。
陸游詩對于廣大人民表現出深切的關懷和同情。《書嘆》一詩說:“有司或苛取,兼并亦豪奪;正如橫江網,一舉孰能脫。”揭示了整個剝削階級對農民的榨取。《農家嘆》、《太息》、《秋荻歌》、《僧廬》等詩分別從各個方面揭露了官府、豪強和富商對農民的層層剝削,《作雪寒甚有賦》等詩憤怒控訴了貧富懸殊的不合理現象。尤為可貴的是,陸游對人民的反抗表示同情,《兩獐》、《疾小愈縱筆作短章》等詩中出現了這樣的詩句:“吏或無佳政,盜賊起齊民。”“彼盜皆吾民,初非若胡羌。奈何一朝憤,直欲事毆攘?”對于淪陷區的人民,陸游也在詩中表現出無限的同情,《秋思》、《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等詩喊出了北方人民的痛苦和希望。
陸游詩還有其他很多內容,如描繪山川風物,敘寫日常生活,抒發生活感受等,《游山西村》、《劍門道中遇微雨》等是代表作。
陸游詩以現實主義為基本特征,他在抒寫個人感受的過程中,全面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但陸游的詩也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醉歌》、《江樓吹笛飲酒大醉中作》、以及《出塞曲》、《戰城南》等詩想象奇特,氣魄壯偉,充滿對理想的熱烈追求,明顯地受到李白的影響。陸游詩各體兼備,語言曉暢平易、自然工妙,在藝術上有很高成就。其不足之處是有時不免率爾成章,有的詩含蘊不足,晚年所作詞意句法多有重疊互見處。陸游的詩歌成就是多方面的,在當時“中興四大詩人”中最為突出,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他的愛國詩篇不僅在當時發揮了很大作用,而且不斷鼓舞著各個時代的愛國人民。南宋后期的詩壇曾受到陸游愛國主義和現實主義精神的深刻影響,清代許多詩人如宋琬、查慎行、鄭燮等人都非常推崇陸游,并把他與杜甫并提,趙翼則認為陸游勝似蘇軾。
《劍南詩稿》為陸游長子子虡所編,陸游為紀念蜀中生活,故名,共八十五卷。今有明毛晉刻本,內附《放翁逸稿》二卷,為毛晉所補。1976年中華書局合《劍南詩稿》和《渭南文集》,排印成《陸游集》。
上一篇:樂府詩集
下一篇:梅溪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