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切題《錯綜照應》原文|注釋|賞析|匯評
【依據】
朱瀚曰:一主一賓,對仗成篇,而錯綜照應,極結構之法。起語鄭重,次聯謙謹,腹聯真率,結語殷勤。如聆其謦款,如見其儀型。較之香山諸作,真覺高曾規矩,肅肅雝雝也。(仇兆鰲《杜詩詳注》卷九)
【詩例】
賓至
幽棲地僻經過少,老病人扶再拜難。
豈有文章驚海內,漫勞車馬駐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糲腐儒餐。
不嫌野外無供給,乘興還來看藥欄。
【解析】
這是杜甫于草堂初安家時,款待賓客之作,作于上元元年(760年)。因草堂筑于郊外江邊,比較偏僻,來訪者不多,有賓客至門,詩人是十分高興的,但僻地寒宅,招待不周,又難免有歉意。《賓至》詩很好地寫出了這種情境。
對這首詩,依仇注引朱瀚語,是“一主一賓,對仗成篇”,而又能“錯綜照應”,在結構上很嚴謹。意即一、三聯以寫主為主,二、四聯以寫賓為主,而在一、三聯中,照應到來賓,二、四聯中,照應到主人。大致分析起來,這種品味是正確的:首聯是說,自己住于僻地,年老多病,已很難禮數周到地迎候客人了;頷聯是說,對我這樣一個無財無勢,只會寫兩句詩文的窮儒,尊貴的賓客竟能屈駕光臨;頸聯是說,難為客人能在寒舍久坐,可惜自己家徒四壁,實在拿不出好東西招待賓客,只能備一點粗米飯聊供果腹;尾聯是說,貴客不僅不嫌棄我招待簡慢,還頗有興致地觀看我的藥欄,真是風流儒雅。的確是一主一賓,先主后賓,一聯一轉,層次井然。尤為難得的是,寫主時不忘照應賓,寫賓時不忘照應主。如首聯自嘆老病體衰,難盡禮數,暗示已有貴客臨門;頷聯實是感慨貴賓枉顧,但卻以自謙語透露出來;頸聯是為無好茶飯而自覺歉疚,卻從佳客難得為落墨角度;尾聯是以贊嘆賓客儒雅為主,實也寫出主人的氣質。“一主一賓,對仗成篇”的結構之巧妙,錯綜照應的筆法之細密,頗見功力。
仇兆鰲則認為此詩章法不是交錯成文,而是前后轉接。仇兆鰲自注云:“本章見相款之情。上四賓至,下四留賓。”這么講也沒錯,但不夠深細,遜于朱瀚所析。仇注還點出此詩的另一個特點,倒是頗有見地,值得注意:“直敘情事而不及于景,此七律獨創之體,不拘唐人成格矣。”朱瀚所評,重在章法。對詩作的章法,歷代詩家都很看重,宋以后尤為自覺。姜夔《白石道人詩說》云:“大凡詩,自有氣象、體面、血脈、韻度。”又云: “波瀾開闔,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如兵家之陣,方以為正,又復是奇;方以為奇,忽復是正。出入變化,不可紀極,而法度不可亂。”形象地點出詩作既要講究章法,又要不拘定格。詩論家還特別強調律詩句與句互相照應,以使全篇成為一個渾融的整體。從這個角度看,《賓至》詩之錯綜照應,頗得律詩章法之神髓。
這種主客對舉、虛實相應的章法,韋莊自述身世的組詞《菩薩蠻》五首化用得渾融無跡。五首詞,或今昔對舉,或賓主對舉。章法與《賓至》極為相近。
上一篇:唐詩藝術技巧·立意切題《間錯成文》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唐詩藝術技巧·立意切題《反跌尤醒》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