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人渡泉聲(1),茅檐日午雞鳴(2)。
莫嗔焙茶煙暗(3),卻喜曬谷天晴(4)。
【注釋】
(1)人渡:人從板橋上走過。
(2)日午雞鳴:山村地理氣象特征,高山擋住陽光,日午才見太陽,誤導雄雞高唱也。
(3)莫嗔。嗔:生氣、怪罪。莫嗔:即農家抱歉,莫怪罪的意思。焙茶:微火烘烤茶葉。
(4)卻:正。
【賞析心得】
唐德宗貞元五年(789),顧況的入朝薦引人、好友李泌去世,他隨后也因作詩譏諷權貴被貶為饒州(今江西波陽)司戶參軍。同年,韋應物出守蘇州任刺史。這首山行農家小詩,可能就是在被貶途中,與韋等應酬唱和,一路瀟灑走來(生性樂觀,對貶謫并不太在意),經過山村農家的即興之作。
“板橋人渡泉聲,茅檐日午雞鳴。”作者由遠及近,緩緩走來。經過一道溪水,上面用木板搭成小橋,橋上人在走,橋下水淙淙,橋板“嘎吱”響,清泉叮咚聲,形成一曲富有山村風味的二重奏。走到正午,已到農家茅檐。艷日當空,公雞誤以為太陽剛出,大聲鳴叫。山村農忙時節,喧鬧而繁忙,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谷天晴。”農家主人一見客人來了,非常熱情,迎進茅舍,連聲道歉,因為趕焙新茶,又烘又烤,把家里弄得烏煙瘴氣,堂屋顯得十分昏暗。主人剛剛招待客人坐下,又搓著雙手,再次道歉:因為外面日頭正烈,他沒時間陪客,要趕緊出去,趁著天晴曬谷子。
這首六言詩,短短四句二十四個字,內涵卻十分豐富,板橋、泉聲、茅檐、雞鳴,繪出山村農家特有風景;焙茶煙暗、曬谷天晴,盡顯農家農忙時的生產生活氣息;“莫嗔”“卻喜”,展現山農樸實、好客、爽快、勤勞和親和的形象。語言明朗自然,格調歡快和諧,全詩充滿生活情趣,應是古代六言絕句之佳作。
上一篇:王建《海人謠》描繪勞動人民受殘酷剝削壓迫痛苦生活
下一篇:韋應物·《西塞山》贊美河山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