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及至南越反[1],上使馳義侯因犍為發南夷兵[2]。》鑒賞
且蘭君恐遠行[3],旁國虜其老弱[4],乃與其眾反,殺使者及犍為太守。漢乃發巴蜀罪人嘗擊南越者八校尉擊破之[5]。會越已破,漢八校尉不下[6],即引兵還,行誅頭蘭[7]。頭蘭,常隔滇道者也[8]。已平頭蘭,遂平南夷為牂柯郡。夜郎侯始倚南越[9],南越已滅,會還誅反者[10],夜郎遂入朝。上以為夜郎王。
南越破后,及漢誅且蘭、邛君,并殺筰侯,冉駹皆振恐,請臣置吏[11]。乃以邛都為越嶲郡[12],筰都為沈犁郡[13],冉駹為汶山郡[14],廣漢西白馬為武都郡[15]。
上使王然于以越破及誅南夷兵威風喻滇王入朝。滇王者,其眾數萬人,其旁東北有勞浸、靡莫,皆同姓相扶[16],未肯聽。勞浸、靡莫數侵犯使者吏卒[17]。元封二年[18],天子發巴蜀兵擊滅勞浸、靡莫,以兵臨滇。滇王始首善[19],以故弗誅。滇王離難西南夷舉國降[20],請置吏入朝。于是以為益州郡[21],賜滇王王印,復長其民[22]。
西南夷君長以百數,獨夜郎、滇受王印。滇小邑,最寵焉[23]。
【段意】 寫漢武帝在元鼎元封之際,趁平定南越國內亂的勝利,以兵定西南夷,設郡置吏,第三次通西南夷取得成功。
注釋
[1]南越反:元鼎五年(前112年),南越相呂嘉殺南越王反漢,事詳《南越列傳》。[2]馳義侯:名遺。因犍為發南夷兵:以犍為郡為平亂基地,并征發南夷夜郎等部落的士卒。[3]且(ju)蘭:夜郎部落聯盟中的一個部落,在今貴州貴陽附近。[4]旁國虜其老弱:擔心左右鄰國會趁其遠行之機來虜掠他的老弱百姓。[5]嘗擊南越者:用本來準備去南越平亂的兵來攻打且蘭。八校尉:用了八個校尉的兵力,約萬人。校尉是僅次于將軍的武職,西漢校尉一般帶兵千人,但特設校尉不在此例。[6]八校尉不下:指八校尉不從牂柯江南下攻打南越。[7]行誅頭蘭:回軍時消滅了頭蘭。[8]常隔滇道:經常阻礙漢通往滇的道路。[9]始倚南越:原先依靠南越。[10]會還誅反者:碰上漢軍消滅了謀反的且蘭侯。[11]請臣置吏:請求做漢朝的臣子,并設置漢朝官吏,表示歸服。[12]越嶲郡:郡治邛都,在今四川西昌東南。[13]沈犁郡:郡治筰都,在今四川漢源東北。[14]汶山郡:郡治汶江,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縣北。[15]武都郡:郡治武都,在今甘肅成縣西。[16]同姓:勞浸、靡莫、滇都是昆明族,故謂同姓。[17]數侵犯使者吏卒:多次侵犯漢朝的使者和吏卒。[18]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19]始首善:指滇王開始時曾幫助漢朝使者尋找通往身毒國的道路,有首善之功。[20]滇王離難西南夷舉國降:滇王離開西夷勞浸、靡莫等,率領全國歸附了漢朝。據《漢書》,此句中“難”與“南”字為衍文。[21]益州郡:郡治滇池,即今云南寧晉縣。[22]復長其民:仍然做滇國的君長。[23]最寵焉:最受到漢朝的寵幸。
上一篇:《史記·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建元六年[1],大行王恢擊東越[2],東越殺王郢以報.》鑒賞
下一篇:《史記·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太史公》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