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太史公曰[1]:》鑒賞
張季之言長者,守法不阿意[2];馮公之論將率,有味哉!有味哉[3]!語曰[4]“不知其人,視其友”。二君之所稱誦,可著廊廟[5]。《書》曰:“不偏不黨,王道蕩蕩;不黨不偏,王道便便[6]。”張季、馮公近之矣[7]。
【段意】作者熱情稱頌張釋之、馮唐二人的正直無私,既概括了全篇,又體現了自己的思想追求。
注釋
[1]太史公:司馬遷自稱。當時尊稱太史令為太史公,司馬遷曾任太史令。[2]言長者:敘說長者的故事。指前面所說的周勃、張相如之事。守法:謹守法度。不阿意:不曲從權貴者的心意。阿(ē):迎合。[3]率:通“帥”。味:意味。論將率:指論李牧、魏尚之事。[4]語曰:古語說;俗話說。[5]所稱誦:指張、馮論長者、將帥的話。著:著錄;記載。廊廟:指朝廷。[6]《書》:《尚書》,儒家經典。偏:偏心。黨:阿私。王道:圣王之道,即儒家以仁治天下的主張。蕩蕩:廣闊。便便(pianpian):通“辯辯”,平平。這四句話意思是,辦事若能不偏心、不阿私,圣王之道就能暢行了。[7]近:接近。之:指不偏不黨之道。
上一篇:《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當是之時[1],匈奴新大入朝那[2],殺北地都尉(昂)[印][3].》鑒賞
下一篇:《史記·萬石張叔列傳第四十三·萬石君名奮[1],其父趙人也[2],姓石氏.》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