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1]。》鑒賞
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2],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3],”宣言曰[4]:“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5]。于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6],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 臣等不肖[7],請辭去。”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8]?”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9]?顧吾念之[10],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11]。”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12]。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13]。
【段意】 這段是全文的高潮,寫將相之爭及將相和的全過程。其中包含了將相不朝、引車讓路、舍人請辭、負荊請罪幾則生動、感人的小故事,歌頌了藺相如“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的高風亮節。
注釋
[1]位:位次,右:秦漢以前,以右為尊。[2]徒以口舌為勞:只因能言善辯而立功。[3]素:向來。不忍為之下:不能容忍處于比他低下的地位。[4]宣言:揚言。[5]已而:事后不久。引車:調轉車子。[6]殊甚:非常厲害。[7]不肖:不賢。[8]孰與秦王:與秦王比如何。孰與:與……比。[9]駑(nu):劣馬,比喻才能低下。[10]顧:轉折詞,然而,不過。[11]句意:我所以這樣做的原因,是把國家的急難放在前,而把個人的仇怨放在后。[12]負荊:背著荊條,請受鞭笞。表示請罪。因:依靠、憑借。[13]卒:終。刎頸之交:即生死之交。刎:割斷。
上一篇:《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其后秦伐趙,拔石城[1].》鑒賞
下一篇:《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是歲,廉頗東攻齊,破其一軍.》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