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三王世家第三十·王夫人者,趙人也,與衛(wèi)夫人并幸武帝,而生子閎。》鑒賞
閎且立為王時,其母病,武帝自臨問之,曰:“子當(dāng)為王,欲安所置之[1]?”王夫人曰“陛下在,妾又何等可言者[2]。”帝曰:“雖然[3],意所欲,欲于何所王之?”王夫人曰:“愿置之洛陽。”武帝曰:“洛陽有武庫敖倉[4],天下沖阨,漢國之大都也。先帝以來,無子王于洛陽者。去洛陽,馀盡可。”王夫人不應(yīng)。武帝曰:“關(guān)東之國無大于齊者。齊東負(fù)海而城郭大,古時獨臨菑中十萬戶[5],天下膏腴地莫盛于齊者矣[6]。”王夫人以手擊頭,謝曰:“幸甚。”王夫人死而帝痛之,使使者拜之曰:“皇帝謹(jǐn)使使太中大夫明奉璧一,賜夫人為齊王太后。”子閎王齊,年少,無有子,立,不幸早死,國絕,為郡。天下稱齊不宜王云。
所謂“受此土”者,諸侯王始封者,必受土于天子之社,歸立之以為國社,以歲時祠之。《春秋大傳》曰:“天子之國有泰社。東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方黃。”故將封于東方者取青土,封于南方者取赤土,封于西方者取白土,封于北方者取黑土,封于上方者取黃土。各取其色物,裹以白茅,封以為社。此始受封于天子者也。此之為主土。主土者,立社而奉之也。“朕承祖考”,祖者先也,考者父也。“維稽古”,維者度也,念也,稽者當(dāng)也,當(dāng)順古之道也。
齊地多變詐,不習(xí)于禮義,故戒之曰“恭朕之詔,唯命不可為常。人之好德,能明顯光。不圖于義,使君子怠慢。悉若心,信執(zhí)其中,天祿長終。有過不善,乃兇于而國,而害于若身”。齊王之國,左右維持以禮義,不幸中年早夭。然全身無過,如其策意。
傳曰[7]“青采出于藍(lán),而質(zhì)青于藍(lán)”者,教使然也。遠(yuǎn)哉賢主,昭然獨見:誡齊王以慎內(nèi);誡燕王以無作怨,無俷德;誡廣陵王以慎外,無作威與福。
【段意】 補(bǔ)敘齊王閎受封始末,條釋齊王封策文意。
注釋
[1]安所:何處。[2]何等:怎么。[3]雖然:即使這樣。[4]敖倉:秦代所建倉名。在河南滎陽縣西北敖山上,因曰敖倉。此泛指國家糧倉。[5]臨菑:古城邑,故址在今山東淄博市東北舊臨淄。[6]膏腴:言土地肥沃。[7]傳曰:傳,疑指《荀子·勸學(xué)》。該篇曰:“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與此篇傳曰“青采出于藍(lán),而質(zhì)青于藍(lán)”,文字稍異。
上一篇:《史記·五宗世家第二十九·廣川惠王越,以孝景中二年用皇子為廣川王[1].》鑒賞
下一篇:《史記·管晏列傳第二·鮑叔既進(jìn)管仲,以身下之[1].》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