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金元明清·太平軍用忠義堂字樣
太平軍起義后,一路發動群眾,剪紅色綢緞為包巾,有時使用“忠義堂”字樣。清曹大觀《寇汀紀略》:“(太平軍)一路裹脅奸民,江西之建撫、廣東之潮嘉、福建之漳泉,俱剪紅色綢緞綾,約三尺長為包巾,四周用‘合和同’三字戳記印之,亦有‘忠義堂’三字者。”(《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第六冊)
遼金元明清·太平軍用忠義堂字樣
太平軍起義后,一路發動群眾,剪紅色綢緞為包巾,有時使用“忠義堂”字樣。清曹大觀《寇汀紀略》:“(太平軍)一路裹脅奸民,江西之建撫、廣東之潮嘉、福建之漳泉,俱剪紅色綢緞綾,約三尺長為包巾,四周用‘合和同’三字戳記印之,亦有‘忠義堂’三字者。”(《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第六冊)
上一篇:兩宋·天子請客王珪顯才
下一篇:先秦兩漢·夾谷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