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齊威王元年,三晉因齊喪來伐我靈丘[1]。》鑒賞
三年,三晉滅晉后而分其地。六年,魯伐我,入陽關[2]。晉伐我,至博陵[3]。七年,衛伐我,取薛陵[4]。九年,趙伐我,取甄[5]。
威王初即位以來,不治[6],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間,諸侯并伐,國人不治。于是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語之曰[7]:“自子之居即墨也,毀言日至[8]。然吾使人視即墨,田野辟[9],民人給[10],官無留事[11],東方以寧。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譽也。”封之萬家。召阿大夫語曰[12]:“自子之守阿,譽言日聞。然使使視阿,田野不辟,民貧苦。昔日趙攻甄,子弗能救。衛取薛陵,子弗知。是子以幣厚吾左右以求譽也[13]。”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嘗譽者皆并烹之。遂起兵西擊趙、衛,敗魏于濁澤而圍惠王。惠王請獻觀以和解[14],趙人歸我長城。于是齊國震懼,人人不敢飾非,務盡其誠,齊國大治。諸侯聞之,莫敢致兵于齊二十馀年。
【段意】 齊威王初立,四方諸侯來伐,國人不治。威王當機立斷,在內,懲其地方官吏之惡者,揚其善者;對外,打擊來犯之敵,收復失地。使齊大治,從而初顯霸主雄風。
注釋
[1]靈丘:戰國齊邑,在今山東滕縣東。[2]陽關:戰國齊邑,在今山東泰安南。[3]博陵:戰國齊邑,在今山東聊城東北。[4]薛陵:戰國齊邑,在今山東陽谷。[5]甄:戰國齊邑,在今山東鄄城西北。[6]不治:不理朝政。[7]即墨:齊邑,在今山東平度東南。[8]日:每天。[9]辟:開墾。[10]給:衣食豐足。[11]官無留事:官府沒有滯留不辦之事。[12]阿:齊邑,在今山東東阿西南。[13]幣:貴重禮物。[14]觀:戰國魏地,在今山東范縣西。
上一篇:《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齊侯太公和立二年,和卒,子桓公午立.》鑒賞
下一篇:《史記·朱虛侯行酒儆諸呂》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