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類·紆回惝恍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沈際飛曰: 欲載愁,愁又無著,意緒紆回惝恍。按似亦為憂時而作。言浦漲春江,正擬鴛鴦戲暖。誰知數聲柔櫓,忽又碧樹生秋。乃舟子欲載愁歸去,而無處非愁,將從何處載將歸去乎。托意深微矣。(黃蘇《蓼園詞選》)
【詞例】
謁 金 門
張元斡
鴛鴦渚,春漲一江花雨。別岸數聲初過櫓,晚風生碧樹。艇子相呼相語,載取暮愁歸去。寒食煙村芳草路,愁來無著處。
【解析】張元干是南宋初期著名的愛國詞人。他和年輩稍晚的張孝祥是上承蘇軾、下啟辛棄疾豪放詞的代表人物,世稱“二張”。張元干的詞風,以靖康之難為界,體現為兩種不同的面貌。在前期,他雖已有詞名 (周必大稱他“在政和、宣和間已有能樂府聲”),但未能擺脫 “詞為艷科”的舊格局。靖康元年(1126),金兵渡黃河圍攻汴京,張元干入主持汴京防務的李綱幕,親自參加了東京保衛戰。以后在離亂生活中又接觸到更為廣闊的現實生活,詞風大變,把時代社會的重大主題納入其中,歌頌抗戰,反對投降,感時撫事,憤世嫉邪,形成了 “長于悲憤”(毛晉 《蘆川詞》跋) 的基本特征。《四庫全書總目》 稱:“其詞慷慨悲涼,數百年后,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氣。”這是蘆川詞的主流。此外,他也寫一些清麗韶秀的婉約小詞,體現了他的另一面詞風。這首 《謁金門》 即屬后者。
上片寫情侶分別的情景。“鴛鴦渚,春漲一江花雨”,交代了分別的時間、地點、環境。當春天水位上漲、如雨落花飄灑江面的時候,一對情侶正在 “鴛鴦渚”依依話別。這兩句本來只是景物描寫,我們何以識它寫的是情侶分手呢?依據主要有二: 一是下一句的“別岸”,補出了離別的意思; 二是渚名 “鴛鴦”,已暗寓離別者乃情侶也。鴛鴦鳥雌雄不離,故人們常以之喻指形影不離的情人或夫婦。五代孫光憲的一首抒寫別情的《謁金門》詞曰:“卻羨彩鴛三十六,孤鸞還一只”,羨慕鴛鴦成雙成對情深意長,感嘆自己如孤鸞落寞無援。柳永 《甘草子》(秋暮) 的主旨是思婦悲秋懷人,其中有 “雨過月華生,冷徹鴛鴦浦”兩句,“鴛鴦浦”即暗指當初她與 “粉郎”的灑別地點。情侶在分手之際,見到春江水漲、落花如雨,自然更增添了幾分凄涼,幾分悲傷。“別岸數聲初過櫓,晚風生碧樹”,是說送者還在 “別岸”依依不舍,行者所乘之舟已有 “欸乃”之櫓聲傳了過來,很快就駛了過去。送者佇立 “別岸” 目送行舟,內心悵惘萬分,恰又有生于 “碧樹”的“晚風”頻頻吹來,使她身心俱生出陣陣寒意。
下片撇開 “別岸”之送者不提,轉述行者與船夫 (艇子) 的一番對話。船夫剛才已目睹他們悲悲切切生離別的一幕,現在又見到悶坐舟里的行者愁鎖雙眉,淚眼汪汪,好生不忍,便招呼他說: 不必難受,待我替你把郁結心頭的 “暮愁”送歸原處就是了。“寒食”兩句,應是行者的答語,大意是說,眼下正當寒食時節,沉沉暮煙遮住了村落,萋萋芳草阻隔了道路,怎能把 “暮愁”送走呢?更何況 “暮愁”的來路不明,又能把它送到哪里去呢!“愁來無著處”,換言之,即是 “四方皆來愁”的意思,也就是黃蓼園所說的“無處非愁”。這樣,縱有“艇子”“載取暮愁歸去”的好意,行者的“暮愁”終究是無法消除的了。唐宋詩詞里,形容憂愁深廣的佳句很多,如杜甫的 “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薛逢的 “百憂如草雨中生”(《長安夜雨》),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賀鑄的“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青玉案》),李清照的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武陵春》),等等,都是用 “化無形為有形”的構思法。張元干以 “愁來無著處”形容憂愁鋪天蓋地、交加而來,未經他人道過,很是新穎別致。與其曾師從的徐俯的名句 “柳外重重疊疊山,遮不斷、愁來路”( 《卜算子》)有雙峰并峙之妙。
通過上面的解析,可以知道沈際飛稱此詞 “意緒紆回惝恍”(愁苦悲傷的心緒表現得曲折婉轉)是 “搔著癢處”的。但詞中的“愁緒”究竟是什么?他未曾展說。黃蓼園認為,此詞“似亦為憂時(憂念時世)而作”,“托意深微”,很值得玩味。張元干本是個激昂忠僨的愛國志士,他一生積極主張抗金,堅決反對朝廷議和,抗戰派領袖李綱于靖康元年末罷免,張元干也因此被“罪放”出京。紹興元年(1131),宋高宗趙構任用秦檜為相,張元干不愿與奸臣同朝,以將作監丞致仕閑居,先后達20年之久。其間因贈詞主戰派人士李綱、胡銓,遭秦檜迫害,竟被交付大理司審處,以至削籍除名。因此,張元干的一生,大都處于遭忌恨、受排斥的壓抑境地。此詞寫情侶的依依分別,寫分離雙方都是愁緒滿懷,無法排遣,很可能寄托了詞人對于志同道合的抗戰派人士紛紛受到貶謫的怨苦心情,寄托了詞人對于“故宮離黍”、“天意從來高難向,況人情老易悲難訴”(張元干 《賀新郎》)的悲憤意緒。這或許就是黃氏所說的“托意深微”吧。
毛晉 《蘆川詞跋》 認為,張元干的有些詞“極嫵秀之致”,可以與周邦彥、姜夔詞“并垂不朽”。《四庫全書總目》 稱其詞“與秦觀、周邦彥可以肩隨”,都肯定其婉約詞也有很高的藝術造詣。南宋以前,婉約詞多言兒女之情或離情別緒。張元干的這首 《謁金門》,表面上也是寫情侶的分離,而且寫得“紆回惝恍”,凄惋纏綿,其實并非專抒一己之私情,而是寓托了他對國家興亡、現實政治的深切憂慮。就興寄遙深這點而言,他要比周邦彥諸人高出一籌。
上一篇:風格類·風流嫵媚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風格類·沉郁頓挫中別饒蘊藉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