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事類·用事新奇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jù)】淳熙九年八月十五日,駕過德壽宮起居。……侍宴官開府曾覿恭進壺中天慢一首:“素飈飏碧,看天衢穩(wěn)送,一輪明月……”上皇大喜曰:“從來月詞不曾用金甌事,可謂新奇。”(王弈清 《歷代詞話》 卷七引乾淳起居注語)
【詞例】
壺中天慢
曾 覿
素飆漾碧,看天衢穩(wěn)送、一輪明月。翠水瀛壺人不到,比似世間秋別。玉手搖笙,一時同色,小按霓裳疊。天津橋上,有人偷記新闋。當日誰幻銀橋,阿瞞兒戲,一笑成癡絕。肯信群仙高宴處,移下水晶宮闋。云海塵清,山河影滿,桂冷吹香雪,何勞玉斧,金甌千古無缺。
【解析】用事新奇,即用事新鮮、奇特。
據(jù)載,淳熙九年,(1183) 八月十五,這一天月色極好,宮廷上下一起賞月。在香遠堂設宴,堂東有萬歲橋,用玉石甃成。四面雕樓闌檻,瑩徹可愛。橋中心小亭用白欏木建造,極為雅潔。大池十余畝皆是千葉白蓮。御榻、御屏、酒具、香奩等都用水精。宮中樂工待月初上樂器齊奏,音樂縹緲,如在天宮。為助興,太后當場讓劉貴妃用白玉笙獨奏霓裳曲。作為侍宴官開府的曾覿當場奉上這首 《壺中天慢》。詞的上片,是就眼前明月升起后天上、宮院一片潔白,在場的人真有一種不知是在月宮,還是在人間的感覺。當玉笙吹起霓裳曲,人們更感到飄飄欲仙,仿佛真的置身于月宮之中。下片從反向著筆,寫天上水晶宮闕移到人間,勸吳剛不必伐桂樹,“金甌千古無缺”。據(jù)說聽到此句,上皇大喜曰:“從來月詞不曾用金甌事,可謂新奇。”
金甌,是一種金黃色的小瓦盆。這個詞在詩詞中曾用來指盛酒器,如 《琵琶記·高堂稱壽》: “春花明彩袖,春酒泛金甌。”也曾用來比喻疆土完固,如張維屏 《雨前詩》:“早籌全策固金甌。”還有一典曰 “名動金甌”,如姚勉 《滿江紅·萬里西風》: “更宸旒、己自覆公名金甌里。”辛棄疾 《水調(diào)歌頭·上古八千》: “快上星辰去,名姓動金甌。”這里的 “金甌”均指人聲名很大,為國家棟梁之材。此典出自唐玄宗選擇宰相的故事。在曾覿之前,還不曾有人把月比作金甌,用事確為新奇。
宋詞作家中有不少人喜歡用事。“詞用事最難,要體認著題,融而不澀。(張炎 《詞源》)說明詞中用事之難,而要做到用事新奇則更難。彭孫遹在 《金粟詞話》 中說:“作詞必先選料: 大約用古人之事,則取其新穎,而去其陳因; 用古人之語,則取其清雋,而去其平實; 用古人之字,則取其鮮麗,而去其淺俗,不可不知也。”曾覿的 “金甌千古無缺”,正是 “取其新穎”、“取其清雋”、“取其鮮麗” 而創(chuàng)造了用事新奇的效果。
辛棄疾被人稱作 “掉書袋”,他的詞中經(jīng)常用典,但新奇之事亦不多見。他的 《水調(diào)歌頭·高馬勿捶》: “怨調(diào)為誰賦,一斛貯檳榔。”用事較新奇。這里“一斛佇檳榔”用了 《南史》中記載的劉穆之的事。穆之少時家貧,嗜酒食,常去妻兄家乞食,食后又求檳榔。其妻及妻兄弟皆瞧不起他,并戲謔他,后穆之任丹陽尹,將召妻兄弟,其妻感恩泣下乞求原諒,穆之說:“本不匿怨,無所致憂”,醉后讓廚人用金拌貯檳榔一斛以進之。辛棄疾用 “一斛貯檳榔”表示排抒宿怨,也有新奇之意。
上一篇:起結(jié)類·題前著筆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用事類·用事精切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