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燈新話·翠翠傳》解說與賞析
該篇載于《剪燈新話》卷3,描寫元朝末年淮安民家劉氏女劉翠翠與金氏子金定同學(xué)讀書,私訂終身,后來翠翠父母為她議親,翠翠悲泣不食,堅持非金定不嫁。父母滿足了女兒的意愿,招金定入贅。同學(xué)夫婦,新婚燕爾,相得甚歡。但好景不長,未及一載,張士誠起兵高郵,翠翠為其部將李將軍所擄。金定辭別父母,幾經(jīng)周折,歷盡艱難險阻,費時七年,終于在湖州找到了李將軍。金定謊稱尋妹,李將軍讓他進府,與翠翠以兄妹之禮相見。金定被李將軍留在帳下做計室,與翠翠一面之后,不得再見,心中痛苦,乘秋涼換衣之機寫詩藏在衣領(lǐng)內(nèi)轉(zhuǎn)交給翠翠。翠翠和詩,表達了以死相從的決心。金定愈加傷心絕望,一病不起。翠翠將金定安葬在道場山下,回來后得病,兩月而亡。李將軍根據(jù)翠翠生前的請求,將翠翠埋在金定墳側(cè)。明洪武初年,劉家有舊仆經(jīng)商路過道場山側(cè),見朱門華屋,金定與翠翠出迎,留其食宿。翠翠托仆人捎信給父母。劉父見信后同舊仆來到道場山下,只見荒原野草,兩座孤墳。劉父晚上睡在墳側(cè),夢中與翠翠、金定相見。
這是一篇描寫元末社會動亂的作品。它深刻地反映了戰(zhàn)亂給人民帶來的苦難,表明了作者對戰(zhàn)亂的厭惡和對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作品以元末動亂社會為背景,以劉翠翠和金定的愛情、婚姻、家庭生活為主線,著重寫了戰(zhàn)亂使他們的婚姻、家庭發(fā)生的變化。翠翠和金定自幼同窗讀書,他們的愛情是在青梅竹馬、互相了解的基礎(chǔ)上建立和發(fā)展起來的,他們的婚姻是在自愿的前提下經(jīng)過努力爭取并得到開明父母的理解和支持而實現(xiàn)的,他們的婚后生活是和諧美滿的,“雖孔翠之在赤霄,鴛鴦之游綠水”,也不可比擬。然而,這樣美好的婚姻和幸福的家庭生活卻因戰(zhàn)亂遭到破壞。
作品把這一對青年的命運與社會變動緊緊地連在一起,前后作了鮮明的對比。戰(zhàn)亂前翠翠與金定的愛情,婚姻寫得愈和諧美好,愈顯出拆散他們家庭、逼殺他們性命的戰(zhàn)亂和豪強勢力的罪惡。戰(zhàn)亂前后,翠翠與金定境遇的描寫都是重彩濃抹,使兩幅畫面的色調(diào),氣氛形成強烈的反差。最美的東西被最丑的東西所毀滅,使作品充滿了濃烈的悲劇氣氛。結(jié)尾部分以超現(xiàn)實的筆法讓翠翠與金定的鬼魂在陰世團圓,則在一定程度上沖淡了作品的悲劇氣氛。
這篇作品另一個特點是寫了開明的家長,這樣的家長在其他作品中是少見的。
小說筆觸細膩,翠翠與金定咫尺天涯,生離死別,寫得哀婉凄惻,具有很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
這篇作品對后世有一定的影響,《艷異編》、《情史類略》等小說類編已將此篇收入。小說家凌濛初將它改寫成白話小說,題目為《李將軍錯認舅 劉氏女詭從夫》,收入《二刻拍案驚奇》卷6。根據(jù)本篇寫成的戲曲,有明葉憲祖的雜劇《金翠寒衣記》,清袁聲的傳奇《領(lǐng)頭書》。
上一篇:《水滸傳·翠屏山》解說與賞析
下一篇:《無聲戲·老星家戲改八字窮皂隸陡發(fā)干金》解說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