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少以文章顯,晚節才思微退。云為宣城太守時罷歸,始泊禪靈寺渚,夜夢一人自稱張景陽,謂曰:“前以一匹錦相寄,今可見還。”淹探懷中得數尺與之,此人大恚曰:“那得割截都盡。”顧見丘遲謂曰:“余此數尺既無所用,以遺君。”自爾淹文章躓矣。又嘗宿于冶亭,夢一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吾有筆在卿處多年,可以見還。”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爾后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 ○《南史·江淹傳》
[述要] 江淹年輕時以善寫文章而著名,到了晚年卻才思漸退。他聲稱自己在任宣城太守時,被罷官歸鄉,途中停泊禪靈寺岸邊,晚上夢見一人,自稱為張協(字景陽),對他說:“以前我有一匹錦寄存你處,現在該歸還了。”江伸手探入懷中取出數尺錦遞給他,這人大為不滿:“怎么被裁割得快沒了?”回頭看到丘遲,便說:“余下這數尺我也沒什么用了,就送給你吧。”此后江寫文章便阻塞不暢了。江又稱,有一次夜宿冶亭,夢見一人自稱郭璞,對江說:“我有一支筆在你這兒放了多年,如今還給我吧。”江便在懷中取出一支五色彩筆交給他。從此江寫詩便再無美妙的句子。當時人都說江郎才盡了。
[按語] 還筆事又見梁鐘嶸《詩品》卷中。
[事主檔案] 江淹(444—505) 南朝梁文學家。字文通。濟陽考城(今河南民權東北)人。歷仕宋、齊、梁三代。梁時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早年即以文章著名,晚年所作詩文不如前期,人謂“江郎才盡”。詩歌多擬古之作,能得前人之神貌。賦以《恨賦》、《別賦》較有名,文辭精美,情調悲涼凄婉。有《江文通集》。
上一篇:《求為洗刷 溫育仁 張溥 張采》
下一篇:《洛神賦 曹植 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