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鐘馗全傳
明萬歷劉雙松安正堂刊本《唐鐘馗全傳》正文書影
明萬歷劉雙松安正堂刊本《唐鐘馗全傳》正文書影
明代白話長篇神魔小說。一名《鐘馗斬妖傳》、《鐘馗降妖傳》。四卷三十五回。題“書林安正堂補正,后街劉雙松梓行”。不題撰人。成書于明萬歷年間。
現存主要版本有明萬歷劉雙松安正堂刊本,藏日本內閣文庫。1985年臺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中華書局“古本小說叢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劉雙松安正堂刊本。
唐朝海州人鐘惠,娶妻譚氏,家世儒業,官居顯宦。春日,夫妻同去西岳華山起壇建醮,祈求子嗣。又隨處施舍,救窮濟苦。譚夫人夜夢金甲神人手捧紅日,吞入腹中而懷孕。生下一子,面貌奇異,體格非常,取名鐘馗。又夢神人告之:“此兒乃上界武曲星下凡,他年必登正果。”
鐘馗六歲入學館讀書,拜鄒先生為師。天資敏捷,穎悟非凡,學業大進。鄒先生又薦他去郡中拜精通經史學問淵博的余華南先生處深造,以求舉業。
鐘馗長成,上天玉帝遣靈霄殿司簿總管下界去試他為人處事之道。天使化作美女,來到書院挑逗勾引,卻被鐘馗正言斥退。天使返奏玉帝,謂此人可稱天地間之端人也。其父得病沉重,自知不起,命鐘馗回家準備料理后事。鐘馗對天祈禱,又作文祭天地,愿以身代父。玉帝憐其誠心,遣使化成云游道士,送去靈丹一粒。鐘父服下靈丹,神清氣爽,病體頓愈,合家歡欣。鐘馗夢中得玉帝賜神筆一枝,寶劍一把,記人間之善惡,收天下之妖魔,可以上達天庭,下通地府。醒來即見群妖來拜,愿遵約束。
東閣大學士張憲告歸田里,有女名秀英,年方 二八,國色天姿,詩詞歌賦無不通曉。學士見鐘馗才高貌異,即以女嫁之,并留他在家讀書。鐘馗在岳父家悉心苦讀,目不邪視,身不妄動。一年后,適逢大比之年,鐘馗收拾琴劍書箱,進京赴考。途宿海口,當地神上嶺有一野雉精化作美女迷人,有客商張一本過嶺為其所惑,病入膏肓。家人夢神示求鐘馗除妖,次日果然鐘馗經過此地,攔住馬頭求救。鐘馗取出神筆寫文一紙對天焚之,又把寶劍一擊,頓時一聲霹靂,震死野雉精落在階前,張一本病體一旦而愈。又孫姓宗祠里有石馬二匹,世遠年深,成精害人?;蜃兡凶右似夼?或變美女迷惑來往男客,或吸食六畜,或傷殘田禾,百姓受害不淺。鐘馗以寶劍斬二石馬之首,當即血淋滿地,為民除了大害。
鐘馗進京寓于化龍門長公書院,有鱉精幻化成妓女李月仙,專迷趕考舉子。鐘馗用神筆具疏告于天庭。玉帝敕命當地土地城隍派神兵拿獲鱉精,由鐘馗在夢中斬之,其妖乃除。
鐘馗赴考已畢,不料名落孫山,羞愧不已,難回故里。遂只身往終南山中攻讀,打算下科再取功名。途經河口,天晚投宿客店,聞知李克義夫妻不孝,毆死母親,并將生父李典逐出家門,不供衣食。鐘馗取神筆具疏達于天庭。只見一聲霹靂,李克義夫婦俱被雷擊而死。
鐘馗到達終南山,投潔空長老寺中安身讀書。其妻張秀英聞知鐘馗落第不歸,朝夕憂郁,得病而亡。鐘馗聞信號泣不絕,乃作文遙祭,又請寺內僧人超度秀英。玉帝差金童玉女手持長幡迎張秀英上升天界。鐘馗考中頭名狀元,唐天子嫌其貌丑,黜而不錄。鐘馗在金殿觸階而死。玉帝令其往陰司稽查善惡。鐘馗父母聞知兒子死信,雙雙昏悶而死。玉帝遣金甲神人引其父母上天庭與媳婦張秀英團聚,居住在逍遙宮,等待鐘馗功成事畢后上天相會。
鐘馗在冥府查刀山地獄,冤魂李盛訴說被同名富戶李盛用錢買賄陰兵,拘來冒名替死。鐘馗即放之還陽,捉拿正身李盛治罪。又歷寒冰、鋸解、磨磨、沸油、碨搗、割舌、稱秤、木驢諸地獄。最后去轉輪十殿,途中在奈何橋上相逢奉玉帝旨意上升天界的岳父母張學士夫婦。鐘馗查了十殿冥司稽查冊卷,逐一細察,并無差錯,就回天庭復旨。玉帝特賜降妖鐵簡,封為掌理陰陽降妖都元帥,去往下界掃除人間妖魅。
鐘馗臨凡到終南山,托夢于潔空長老。長老乃塑鐘馗之像立于廟中,香火不斷。鐘馗先在終南山誅戮山魈,救出山民黃裕之妻。又進唐宮為明皇捉拿名叫“虛耗”的小鬼,先刳其目,然后擘而啖之。唐明皇詔吳道子繪成鐘馗之像,供奉于大內。敕封鐘馗為護國佑民降妖大元帥。封畢又頒詔天下,至今威靈不昧,顯著萬方。
宜山江邊有五王廟,千年成精的蝙蝠精盤踞廟中。有蘇氏女昆玉,許配同里舒裕為妻。舒裕赴蜀經商,在外身亡。蘇女父母另擇婿朱士貴。蘇女至五王廟哭訴神靈后投江殉夫。蝙蝠精幻成蘇女形象,嫁了朱士貴。朱士貴為其色所傷,病重不起。鐘馗以鐵簡擊死蝙蝠精,朱士貴病愈,合郡稱頌鐘馗神靈。
上一篇:《吳江雪》介紹|賞析
下一篇:《善惡圖全傳》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