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狼傳
明代文言短篇寓言小說。又名《東郭先生傳》。作者馬中錫,字天祿,別號東田,故城(今屬河北)人。成書于明成化、弘治年間。
現存主要版本有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云間陸氏儼山書院刊《古今說海》本,藏上海圖書館;明刊《合刻三志》本;明刊《東田文集》本;清刊《馬東田孫沙溪兩公遺集合編·東田集》本;清《四庫全書·古今說海》本;清道光元年(1821)苕溪邵氏酉山堂刊《古今說海》本,藏復旦大學圖書館;清宣統元年(1909)上海集成圖書公司排印《古今說海》本,藏上海圖書館;1915年上海進步書局石印《古今說海》本,藏國家圖書館。1989年上海文藝出版社“中國筆記小說文庫”《古今說海》影印上海集成圖書公司排印本,199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庫筆記小說叢書”《儼山外集·古今說海》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古今說海》本《中山狼傳》正文書影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古今說海》本《中山狼傳》正文書影
春秋末年晉國卿相趙簡子,一日在中山打獵,遇一狼像人一樣立在道中,趙簡子彎弓搭箭,一箭射去,狼中箭而逃。趙簡子從后面急追而來。
恰有墨家的信徒東郭先生,正趕去北邊中山國做官,騎著驢,馱著書籍,迷失了道路。狼跑到他面前,裝出一副可憐相,要他效毛寶放龜和隋侯救蛇,讓自己在書袋中暫避一時,日后定當竭力報恩。東郭先生說,我并不期望報恩,只是墨家以兼愛為本,我自然要救你,即使因此得禍,我也在所不辭。東郭先生空出書袋,卻三次也沒能把狼放進去。追者越來越近,狼請求快些,并蜷縮四肢,東郭先生這才把它放入袋中,然后把袋子放在驢背上,等著趙簡子過來。
不一會,趙簡子追到面前,發現狼不見了,非常惱怒,便威脅東郭先生指出狼逃走的方向。東郭先生跪在地上說,我自己尚且迷路不識方向,哪會看見狼跑向何處?這么多叉路,就是羊也會亂跑的,何況是狼?我是個過路的人,你怎么能怪罪我?我雖然迂腐,但還知道狼的本性,您要除掉它,我怎么會不告訴您呢?簡子無言以對,便回車繼續向前追去。
等趙簡子走遠了,狼才要求東郭先生把它放出來。從袋中出來后,狼卻咆哮著對東郭先生說,我剛才被獵人追逐,多虧了先生救我,我現在很餓,餓而沒東西吃,也必然是死,那還不如死于獵人的手中。先生既然是墨家信徒,一心想為天下做點事,怎會吝惜自己的肉體呢?于是向先生撲去。東郭先生繞驢躲避,邊躲邊罵狼忘恩負義。狼說人類天生就是給狼吃的。雙方相持而立。東郭先生提出找三位老人判定此事,狼同意,于是向前走去。
路上并沒有行人,狼急于想吃東郭先生,見路邊有一棵老樹,便說可問這位老者。東郭先生不得已向老樹陳述始末,問狼是否該吃自己。老樹說,我是一棵杏樹,當初主人種我時,我不過是一個果核。至今已二十年了,人們都吃我的果實,主人還把我的果實賣到市上去,用來賺錢。我可以說有功于主人,而現在我已經老了,主人還要把我伐倒賣給工匠。你對狼有什么恩德,而要狼不吃你?
東郭先生要求再去尋第二位老人評理。狼看見一頭老牛,便讓東郭先生去問它。東郭先生不得已去向老牛陳述始末,牛亦言老樹說的話是對的,我少年時被農夫買來,我外出拉車,耕田拉犁,農夫仰仗我,衣食豐足,生活優裕,他的一絲一粟,都是我的力量。現在卻欺我老弱,把我趕出來,農夫的妻子又指使其子,要把我剝皮吃肉。我有功勞,他們尚且如此,你于狼有何恩德,而祈求幸免于死?狼于是又張牙舞爪撲向東郭先生。
突然從遠處走來一個拄拐杖的老人,東郭先生忙向前求老人救命。老人問其原故,東郭先生據實陳說,老人聽罷,便指著狼說,這就是你的不對了,他有恩于你,你為什么還要吃他?快快走開,不然我就用拐杖打死你。狼說先生當初救我時,把我捆縛在袋子中,上面壓上書,又慢條斯理地與趙簡子說話,分明是要把我捂死在袋中,以獨得其利,這種人怎么可以不吃他?東郭先生與狼各說其理,老人便言你二人的話都不足信,請把狼再放入袋中,我看到底是個什么樣子。狼同意,于是伸腿讓老人捆上,放入袋中。老人于是讓東郭先生以匕首刺狼,先生不同意。老人說道,禽獸負恩到如此地步你還不忍殺它,你雖然仁義,可也太迂腐了。仁陷于迂,這不是君子所贊同的。兩人大笑,于是老人幫助先生,一起殺死了狼,棄道上而去。
上一篇:《兩肉緣》介紹|賞析
下一篇:《九云記》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