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世杯
清康熙酌元亭寫刻本《照世杯》扉頁書影
清代白話短篇(擬話本)世情小說集。一名《諧道人批評第二種快書》。四卷。題“酌元亭主人編次”,作者姓名、生平不詳。成書于清順治末年、康熙初年。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康熙酌元亭寫刻本,藏日本佐伯文庫;清抄本,藏大連圖書館;1928年海寧陳乃乾《古佚小說叢刊》本,藏南京圖書館。1985年中州古籍出版社排印本,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1985年臺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影印草閑堂刊本,中華書局“古本小說叢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酌元亭寫刻本,1993年江蘇古籍出版社“中國話本大系”、1994年春風文藝出版社“中國古代珍稀本小說”排印酌元亭寫刻本。
卷一 七松園弄假成真
蘇州秀才阮宦,號江蘭,才高氣傲,不肯輕易婚配,因觀看戲劇《浣紗記》羨慕西施,前往越地尋訪美女名姝。抵山陰,阮生擅闖婦女詩會,被眾佳人灌酒涂面,一番羞辱,掃興而歸。友人張少伯得知阮生心意,勸他前往揚州青樓尋訪多情佳人。阮生下揚州,住平山堂下七松園,與應公子為鄰。應公子小妾畹娘,本揚州名妓,美貌多情。阮生一見傾心,時時暗中窺視。應公子見此光景,偽造畹娘情書,誘阮生夜間入內幽會。阮生受騙赴約,被擒挨打。幸虧畹娘猜破機關,親自解縛,送阮生出門。畹娘見阮生風流倜儻,有意托付終身,遂寫情書致意。阮生接畹娘情書,誤以為應公子又來戲弄自己,持書當面質問。應公子見情書大怒,痛撻畹娘,并將其逐回妓院為娼。阮生得知真情,悔恨莫及,趕往妓院探視。二人互訴衷情,訂了婚約。后阮生囊橐用盡,被老鴇逐出院門。張少伯得知此事,趕往揚州贖出畹娘,帶回家中別置一室以待阮生。在張少伯的激勵下,阮生歸家發憤讀書,得中解元,始與完婚。
卷二 百和坊將無作有
明朝老童生歐醉,號滁山,不學無術,卻以名士自居。他從朋友處打秋風,輕而易舉得金七百余,就財大氣粗起來。一日,見對門大宅內新搬進一戶,皮箱甚多,經打聽說是已故官員屠老爺遺孀繆氏與小叔三太爺搬來入住。次日,屠三太爺來請歐滁山撰寫墓志,歐滁山假冒斯文,將那《祭十二郎文》改頭換尾,抄錄紙上,親自送往屠府。從此,歐滁山出入屠家,與繆氏相識。不久又自薦入贅,與繆氏成親?;楹?歐滁山將自己所剩六百余金交與繆氏,妄想拋磚引玉,掌握繆氏錢財。此時,三太爺來說河間府屠家舊宅有人要低價出售,繆氏請歐滁山同三太爺前去交易。次日三太爺就與歐滁山前往河間。三太爺將歐滁山安頓在河間府城外飯店內,自己先行入城議事。歐滁山等了數日,不見三太爺歸來,就找到城內百和坊屠宅。不料屠家說無此事。歐滁山身無分文,只得一路行乞,返回真定,誰知大宅中已人去房空。此時,歐滁山始知遇上拐子,受騙上當。幾經周折方得歸鄉還家。不想家中錢物也被丫環卷走一空。
清康熙酌元亭寫刻本《照世杯》正文書影
清康熙酌元亭寫刻本《照世杯》插圖書影
卷三 走安南玉馬換猩絨
廣西胡安撫養子胡衙內好女色,在大街上想調戲商人杜景山的妻子鳳姑,用汗巾裹了一個玉馬擲到鳳姑臉上。杜景山聽得妻子喊聲,上前趕走了胡衙內。胡安撫公報私仇,命杜景山交納三十丈大紅猩猩絨。這猩猩絨系用猩猩血染成,產于安南,為朝廷禁物,十分稀貴。杜景山被逼前往安南,臨行之際,鳳姑讓他帶上玉馬。杜景山到達安南,在客店中銀錢被盜,后又路遇狒狒,逃到河邊,被術術丞相府中眷屬帶回相府。術術之子見杜景山身上所帶玉馬與自己的一樣,執意要杜景山出讓。杜景山索要三十丈猩猩絨,相府用四十余丈猩猩絨與之交換,并告訴杜景山,玉馬本是一對,原為安南國王所有,國王將一只贈與胡安撫,一只贈與術術之子。杜景山取了猩猩絨回客店,又喜銀錢失而復得,于是采購安南香料回國,向胡安撫如數交納了猩猩絨。且從胡府差官口中得知胡衙內黑夜強奸夫人房中丫環,被家人誤以為賊,打得頭破血流。胡夫人心中惱怒,將丫環活活打死。如今胡衙內閉眼就見丫環索命,已命危旦夕。杜景山此時方悟玉馬是胡衙內所擲,胡安撫逼取猩猩絨的真意。
卷四 掘新坑慳鬼成財主
烏程縣義鄉村財主穆太公靠賣糞致富,為招徠鄉民下顧,特請鎮上冬烘先生為新廁題匾,冬烘先生依葫蘆畫瓢將城內徐尚書牌坊上“齒爵堂”三字題在匾上。穆太公獨生子名叫文光,是個童生。文光婚后不思讀書,因挨父親責罵逃到縣城舅父家中。舅父金有萬是個無賴秀才,嗜賭紙牌,引誘文光入“馬吊學館”拜師學賭。徐尚書公子賭錢賴賬,賭徒苗舜格唆使徐公子狀告穆家廁所僭用“齒爵堂”三字,“欺悖圣旨,污穢先考”,又與金有萬合謀,逼穆家拿錢銷狀。穆太公被關押縣衙,文光求助舅父。金有萬出面保釋太公回家籌銀。文光變賣家產,將五百兩銀子送與徐、苗、金三人,轉手又在賭場上將銀子贏回。徐公子輸錢惱怒,辱罵文光父子。文光為父報仇,刀傷徐公子下獄。新任知縣見文光有才,恕他為父報仇傷人,將他釋放,囑其歸家讀書應考。后文光中秀才,而金有萬因品行不端被革去秀才。此后,穆家世代書香,鄉人稱之為“新坑穆家”。
上一篇:《炎涼岸》介紹|賞析
下一篇:《熊龍峰四種小說》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