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石
清代白話短篇(擬話本)世情小說集。全稱《筆煉閣編述五色石》,又名《遍地金》、《補天石》。八卷。題“筆煉閣編述”。或謂作者即徐述夔。徐述夔,原名賡雅,字孝文,江蘇東臺人。成書于清康熙前期。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乾隆刊本,藏大連圖書館;日本明治十八年(1885)鄰堂鉛印服部誠一評點本,藏日本內閣文庫;清本衙藏板《遍地金》本,藏大連圖書館;清紫云閣刊《補天石》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1985年春風文藝出版社“明末清初小說選刊”排印清乾隆刊本,1985年臺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影印鄰堂鉛印服部誠一評點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清乾隆刊本,1993年江蘇古籍出版社“中國話本大系”排印清乾隆刊本。
卷一 二橋春 假相如巧騙老王孫 活云華終配真才子
元武宗時,浙江秀水鄉紳陶尚志,辭官歸里,建園宅中,因內有雙橋,故取名雙橋圃。時有黃、木二生同寓陶府園中讀書,黃生俊雅有才,木生粗鄙不學。陶公有女含玉,才貌雙全,待字閨中。二生皆有意含玉。木生屢借黃生詩詞,冒為己作,博得陶公稱譽。后夫人柳氏與小姐含玉以雙橋為題垂簾面試擇婿,黃生落筆成篇而木生出乖露丑,真相大白。木生求婚不成,求其父陷害陶公。后黃生中解元,房師欲將女兒白碧娃許配黃生為妻,黃生因誤聽含玉病故,許以服喪后再娶。黃生前往陶府祭奠,方知含玉未死。最后陶公于雙橋園中排慶喜筵席,黃生與含玉、碧娃二佳人成婚。
卷二 雙雕慶 仇夫人能回獅子吼 成公子重慶鳳毛新
明朝嘉靖年間,景州舉人樊植,妻仇氏悍妒而無子。樊植聽從好友成美夫婦勸說,納妾倪羽娘。羽娘美貌端莊,仇氏對其十分妒嫉。羽娘有孕,被仇氏禁閉于密室之中,不許與樊植相見。次年春,樊、成二人上京會試。仇氏喚來媒婆,逼賣羽娘,幸得成美妻和氏設計,將羽娘救到自己家中。羽娘十月分娩,產下一子。樊、成二人會試俱中進士。樊植任揚州太守,赴任途中遇盜,被監禁山寨中。盜首為取揚州錢糧,派小頭目假冒太守上任。仇氏聞說丈夫獨自上任,大怒,趕往揚州府衙,卻被假太守囚禁。后仇氏兄弟探出太守系人假冒,密報按院,
清乾隆刊本《五色石》
序言書影
清乾隆刊本《五色石》
正文書影
清乾隆刊本《五色石》插圖書影
將其拿獲處斬。 仇氏以為夫死,身遭此難,影只形單,幡然悔悟。 于是和氏說出真情,仇氏與羽娘相見修好。 后逢兵亂,眾人出城避亂。 和氏棄己子而保全樊子。 樊植被射雕少年救出山寨,在回京途中救出被人拐賣的成美之子。 最后樊、成兩家,夫妻、父子團聚。卷三 朱履佛 光和尚偷開月下門 來御史自鞫井中案
宋徽宗政和年間,浙江桐鄉縣書生來法多才未遇,在水員外家處館。來法訪友路過古廟,撞見二僧強奸少婦。來法被僧追殺,跌入枯井。及其出井,婦人已死,來法被誣為兇手,問成死罪,下在獄中。三年后,張叔夜征方臘過桐鄉。大亂中,眾犯皆逃,獨來法坐獄中不去。張叔夜異其行為,雪其冤,又見來法懂軍機戰略,留任軍中參謀。張叔夜平定方臘,來法以軍功擢為廣東監察御史,歸娶水員外女兒觀姑,走馬上任。至廣東龍門縣,有曾小三攔街告狀。來法審案,為皮匠施惠卿昭雪,將兇犯寶應寺僧去非捉拿歸案。次日,又發榜文,擇日于寶應寺廣設齋壇,普齋十方僧眾。榜文一出,游方僧人聞風而至。來法于眾僧中認出當初在古廟追殺他的兇僧道虛,將其擒獲,道虛又招出同犯師兄道微,于是舊案勘平,兇手伏法。
卷四 白鉤仙 投崖女捐生卻得生 脫梏囚贈死是起死
明朝成化年間,陜西紫陽縣武官陸世功,生有一子一女,子名逢貴,女字舜英。
清乾隆刊本《五色石》插圖書影
舜英才貌雙全,而逢貴不學無術。 舜英七歲時與兄池邊游戲,救了一條小白蛇。 次日,有白衣道姑入府相見,贈舜英白玉鉤后化作清風而去。 舜英十四歲時,父母雙亡,隨兄入京就職。 逢貴聘四川秀才呂玉為書記。 呂玉負才傲物,賦性耿介,與舜英相互愛慕。 逢貴巴結太監汪直,請呂玉代寫壽文。 呂玉乘醉作詩譏諷汪直,逢貴將其辭退。 呂玉中舉,卻被汪直誣陷,革去功名。 逢貴獻媚汪直,升任四川指揮使,赴任途中為亂兵所殺。 舜英情急,留血書于石壁之上,投崖自殺,幸賴白玉鉤護身,得白蛇之母相救,暫寓姑母家中。 呂玉被押解進京,途中亦遇亂兵,乘亂逃出,路見舜英表兄任蒨被殺,得其文書路引,冒名在陜西應試中舉。 任母聽說兒子中式,趕來相聚。 呂玉說出真情。 任母見呂玉孝敬,認為義子,將侄女舜英嫁呂玉。 才子佳人,終成眷屬。 后汪直事敗問罪,呂玉恢復功名,會試得中狀元。 舜英生三子,分為三姓,接續呂、任、陸三家香火。卷五 續箕裘 吉家姑搗鬼感親兄 慶藩子失王得生父
明朝正統年間,河南衛輝府監生吉尹生子吉孝,妹丈喜全恩生女云娃,兩家訂下兒女婚約。吉孝十二歲,母病故。吉尹續娶韋氏,生子吉友。韋氏虐待吉孝,常在吉尹面前搬弄是非,吉尹漸惡吉孝。吉孝私下告知姑母,喜夫人勸兄善待吉孝,于是韋氏深恨吉孝,誣其下藥,毒害繼母。吉尹大怒,勒死吉孝拋尸荒郊。喜夫人聞訊,命家人尋尸,發現吉孝心口尚熱,抬回救活,藏于家中。吉友年幼,不見兄長,時常啼哭。韋氏命老媼抱其街坊玩耍。老媼不慎,吉友走失。韋氏失子得病,夢中常見吉孝,大懼。喜夫人暗使女巫裝神弄鬼,為吉孝明冤。吉尹悔恨,哭瞎雙眼,韋氏此時也悔恨莫及。喜夫人送吉孝歸家。吉尹心中寬慰,雙目復明。喜全恩殺賊有功,封為靖寇伯,命吉孝入贅喜家,與女兒云娃成親。吉孝改姓喜,后中武進士。是年寧夏慶王薨逝,吉尹赍敕書前往賜封王子,得知當年吉友走失,為慶王收為螟蛉,父子相認,同返中原,一家團圓。
卷六 選琴瑟 三會審辨出李和桃 兩納聘方成秦與晉
南宋高宗時,浙江富陽縣隨員外之女瑤姿,才貌蓋世。母舅郗樂也有一女名嬌枝,才貌稍遜。郗樂親赴臨安為甥女擇婿,見福建閩縣少年舉人何嗣新才華出眾,遂將瑤姿許配他。閩清縣舉人何自新到隨府求親,瑤姿誤以為何嗣新,以詩試之,見其不學無術,不愿聯姻。何嗣新允親之后,密至富陽探訪,誤將嬌枝當作瑤姿,大失所望。于是陰差陽錯,產生誤會,兩下不愿,各退聘物。科場考試,何嗣新又因與何自新姓名相混,遭誣下獄,后經禮、刑二部三番會審,方真相大白。于是,何自新革去舉人返鄉,何嗣新殿試狀元及第。郗樂二次作媒。何嗣新面試瑤姿小姐,果然英姿多才,于是二次納聘,入贅隨家。
卷七 虎豹變 撰哀文神醫善用藥 設大誓敗子猛回頭
嘉靖年間,松江舊家子弟宿習,不務生理,一味好賭,輸盡家產。岳丈冉道,是個棄儒從醫的秀才,因宿習屢勸不聽,將女兒璧娘接回家中,立誓若不改過,不復相見。時賭場盛行斗牌,稱之曰“角”。冉道作《哀角文》警世,而宿習不屑一讀。不久,宿習因賭枷號,冉道托好友曲諭卿將宿習收留家中,多方激勵。宿習讀《哀角文》,深自追悔。冉道讓諭卿假傳璧娘死信,哄宿習到門,辱罵一場。宿習悔悟發憤,到城隍廟設誓自新。 曲諭卿送銀三十兩,叫宿習外出經商。 宿習經商獲利,同情妓女潘翠娥而為之贖身,送之歸家。 翠娥原夫鮑士器,因賭賣妻還債,被判充軍。此時,因武藝出眾而升任守備。 宿習得士器舉薦,授軍前監計同知,因籌糧餉立功,升為兵部郎中。 宿習回鄉拜謝岳父,與璧娘夫妻團聚。 冉道也因《哀角文》傳世,特授為翰林院中書兼太醫院醫官,一門榮貴。
卷八 鳳鸞飛 女和郎各扮一青衣 奴與婢并受兩丹詔
唐憲宗時,晉州秀才祝鳳舉少年有才,奉父命,前往云州表叔賀府求婚。賀公試才允婚,將女兒鸞簫許嫁鳳舉。清明日,賀公夫婦出門掃墓。鸞簫換青衣扮作侍兒霓裳去見鳳舉,二人猜謎吟詩,各展其才。霓裳暗戀祝生,是夜假裝小姐鸞簫去書房幽會,鳳舉不知是假,兩人訂約百年。不久,鳳舉領父命,攜帶書僮調鶴上京應試。是年河東饑饉,祝公上疏告荒,得罪奸黨,下獄治罪,親屬流放嶺南。書僮調鶴與鳳舉年貌相似,冒名鳳舉投案流放嶺南。鳳舉換上青衣假作調鶴,投奔年伯避難。賀公知祝公獲罪,上京申救,亦被奸黨劾奏下獄,妻女入宮為奴。霓裳請代小姐入宮,鸞簫扮作侍女隨乳娘外出避禍。后奸黨敗,祝、賀二公赦出復職,幾經周折,家人團聚。公子書僮、小姐侍兒,身份大白。鳳舉狀元及第,遂與鸞簫成親,封為夫人。調鶴忠義救主,得授云州刺史。
上一篇:《五更風》介紹|賞析
下一篇:《京本通俗小說》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