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梅全傳
清嘉慶五年(1800)福文堂藏板本《二度梅全傳》扉頁書影
清嘉慶五年(1800)福文堂藏板本《二度梅全傳》正文書影
清代白話長篇才子佳人小說。全稱《忠孝節義二度梅全傳》,又名《二度梅全集》、《二度梅奇說》、《二度梅奇說全傳》、《二度梅》。六卷四十回。題“惜陰堂主人編輯,繡虎堂主人訂閱”,又有題“槐蔭堂主人編輯,嘯虎堂主人評閱”者,其真實姓名與生平不詳。成書于清乾隆初年。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嘉慶五年(1800)福文堂藏板本,藏英國倫敦博物院;澹雅堂刊本,藏中山大學圖書館;右文堂藏板本,藏中山大學圖書館;書業德刊行本,藏首都圖書館;文富堂刊本,藏東北師范大學圖書館;文玉齋藏版本,藏遼寧省圖書館;友于堂刊本,藏南京圖書館。1986年山東文藝出版社排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福文堂藏板本,1993年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館藏才子佳人小說選刊”排印清鈔本。
唐肅宗時,歷城知縣梅魁,因為官清廉,政跡甚佳,升任吏部給事。其時,朝中宰相盧杞與禮部黃嵩狼狽為奸,網羅同黨,殘害忠良,梅魁早有所聞,常欲劾奏。入朝之時,便將夫人與公子梅璧打發回老家常州,只身赴任;入朝以后,雖盧杞百般牢籠,卻恥于為伍。盧杞知道梅魁不能為己所用,于是千方百計想法謀害,誣陷他私通韃靼,欲行叛逆。肅宗大為震怒,拘捕了梅魁,并將他殺死在西郊。為了斬草除根,盧杞又假傳圣旨,令錦衣衛發下文書至常州,捉拿梅魁家屬。梅家得信,梅魁母子分頭逃難:梅夫人投奔在山東的胞弟;梅璧則投奔在儀征為官的岳丈。
梅璧帶著書童喜童來到儀征,打聽得岳父侯鸞貪財賣友,連親侄兒都不能相容,害怕出事。喜童假扮公子前往,以探消息。侯鸞為了討好盧杞,果然將喜童當梅璧拿住,準備押解進京領賞。喜童為了不暴露公子,憤然自盡。梅璧知事有變,只身逃到揚州,來到壽庵寺。因為走投無路,正要尋自盡,卻得寺中和尚相救,更名王喜童,在寺中住下。這和尚法名香池,俗名陳日高,乃是吏部尚書陳東初的兄長。香池本是武探花出身,征討韃靼,屢建奇功,升任兵部尚書、天下兵馬大元帥,因為盧杞當政,忠良遭害,故而憤然辭職,歸隱禪寺。
梅璧在禪寺中住了兩個月,正遇吏部尚書陳東初回鄉,到寺中探訪兄長,見梅璧人物齊整,頗有才華,十分喜歡他,將他帶回府中。梅璧在陳府,拜家仆王正為義父,為陳府修整花木,抄寫文書。
又到了梅魁的周年忌日,正是梅花盛開的時節。陳尚書借梅花祭奠亡友,于園中梅花亭設梅魁靈位,暗暗祝禱:若梅公子有出頭之日,梅家有再興之時,梅當開得更加旺盛。而這天晚上四更時候,忽然風雨大作,下起了冰雹,滿園的梅花,盡被打落。尚書覺得天欲亡“梅”,天道不公,因此心灰意冷,要出家修行。陳尚書有女,名叫杏元,見父親如此,百般勸解,但尚書不聽,于是暗中禱告,望神靈護佑梅家,梅花二度開放。梅璧也在暗中祝禱。因為心誠,感動了上天,第二天,果然梅花二度開放。梅璧高興萬分,題詩抒懷,并且急忙報與尚書和小姐。尚書見詩,知道為喜童所作,十分高興,叫杏元與公子春生也作詩相和,并訊問喜童的來歷,方知喜童即是好友梅魁之子,于是將杏元許配給了梅璧。
此時,忽然邊關告急,盧杞等并無退敵的良策,又素與吏部尚書陳東初不合,因此奏請讓杏元和番。梅璧與春生一起送杏元來到雁門關。杏元與梅璧一對情人生離死別。臨別時,杏元送給梅璧玉蟹、金釵,以為紀念。杏元來到黑水,這黑水邊有座昭君廟,杏元悲憤交加,在拜廟之后,即投水自盡。不料卻被昭君娘娘的神靈救起,送至大名府河南道鄒御史家的花園中。番卒沒有辦法,害怕回去受責,便以杏元的丫環充作杏元,接回國中。
因鄒御史在京供職,家中只有夫人和小姐云英。杏元被鄒家發現,夫人、小姐見而憐之。杏元怕暴露身份,假說自己名叫汪月英。夫人將杏元認作義女,云英與她姐妹相稱。
陳尚書在京,又遭到盧杞的誣陷,被打入天牢。家屬也遭到株連被收監。大學士黨進私下里將春生、梅璧放了。逃難途中,兩人復遭強人打劫,衣物行李盡失,后又被亂兵沖散。梅璧被官軍捉住,卻為都察院官員馮天樂收留。梅璧化名穆榮,被馮天樂推薦到往河南赴任的鄒御史處當幕賓。春生走投無路,投水自盡,被一個打魚的老婦人救起。漁婆有個女兒,名叫玉姐,生得眉清目秀,與春生年貌相當,漁婆便將玉姐許配給了春生。
本地江知府有個公子,因見玉姐美貌,將她搶進府中,要強迫她為妾。待邱軍門大轎經過,春生當街攔轎告狀。江公子被軍門痛責。這軍門卻恰好是梅璧的舅舅,此時,梅夫人正好也在軍門府中。而邱軍門的夫人又恰好是馮樂天的妹妹。后來,一家子知道春生乃是梅璧的內弟,于是,馮氏將春生收為義子,更名邱魁,同時將玉姐母女也接進府衙居住。馮氏有個女兒云仙,與玉姐也十分相得。從此,邱魁便安心在邱府攻讀。
梅璧隨鄒御史來到河南任所,幫御史處理衙中一應文書。鄒御史見他人才出眾,想將女兒云英許配給他。這時,皇上降旨,召御史進京,于是鄒御史便修書一封,命梅璧送回家中。梅璧也暫時在鄒家住下。終于,杏元與梅璧二人在鄒府相會。
鄒御史進京面圣,被升任兵部侍郎,因得告假回家。至家后與夫人商量,將杏元、云英同許梅璧。梅璧也在鄒府用心攻讀,并以穆榮之名,入了大名府籍。
科考開始,穆榮得大名府試第一。進京會試,與春生相逢。穆榮會試第 一,春生第二。殿試,穆榮狀元及第,春生得中探花。奸臣盧杞,見春生少年高第,要將女兒許配給他,以為籠絡。春生堅辭。盧杞大怒,要將春生治罪。春生掛冠而逃,又為盧杞派人捉回。這激起眾進士與舉人的公憤,痛毆了奸人,又一起面圣,劾奏盧杞等奸惡。皇上震怒,盧杞、黃嵩被下在獄中。三法司勘明案情,二奸人被治罪,當場受刑。于是,穆榮與春生恢復原來的姓名,陳尚書得官復原職,梅魁之冤也得昭雪。后來,梅璧奉旨,回鄉安葬父親,又代天子巡狩,于是懲治了賣親求榮、貪婪無恥的侯鸞,為喜童建了牌坊。
巡視完畢,梅璧回京復命?;噬洗髳?欽賜完婚,娶了杏元、云英。春生也與云仙、玉姐成婚。
上一篇:《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介紹|賞析
下一篇:《于少保萃忠全傳》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