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人之危
【釋義】
趁著別人危急的時候加以迫害和威脅。
【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蓋勛傳》:“謀事殺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典故】
東漢時期,蓋勛成了郡太守的主要屬官——長史。蓋勛所在的郡縣是好友涼州刺史梁鵠的管轄范圍。
當時,在梁鵠的管轄范圍內有一個橫行霸道的武威太守,做盡了壞事,百姓深受其害而又敢怒不敢言。梁鵠的屬官蘇正和是個忠于職守之人,他依法徹查武威太守的事情。誰知,梁鵠卻擔心這件事情會牽扯出權貴,便不想讓蘇正和插手,甚至還想暗地里殺掉蘇正和。萬般糾結之下,梁鵠只能找好友蓋勛商議方法。
巧的是,蓋勛和蘇正和是死對頭,有人便趁機建議蓋勛借此機會除去蘇正和,誰知蓋勛義正詞嚴地說:“為了私人恩怨而殘害忠良,是為不忠;趁著別人危難的時候去危害別人,是為不仁。”
隨后,當梁鵠找蓋勛來商議除掉蘇正和的事情時,蓋勛打比方說:“人們喂養鷹鳶,為的就是讓它變兇猛,這樣才能夠為您抓捕獵物。而今它已經足夠兇猛了,您卻想要將它殺掉,那么之前又為何要養它呢?”
聽了蓋勛這么一番話,梁鵠改變了主意,沒有殺蘇正和。后來,蘇正和聽說了這件事,對蓋勛十分感激,多次登門道謝,但蓋勛就是避而不見。蓋勛對人說:“我阻止梁鵠殺蘇正和,純粹因為公事,和我們之間的恩怨沒有關系。”
上一篇:樂不思蜀典故故事|樂不思蜀釋義
下一篇:乘龍快婿典故故事|乘龍快婿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