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筆成章
釋義
一揮動筆就寫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華出眾。
出處
三國·魏·曹植《王仲宣誄》:“發(fā)言可詠,下筆成篇。”《三國志·魏書·陳思王傳》:“言出為論,下筆成章。”
故事
三國時期,魏武帝曹操的兒子曹植自幼聰明伶俐,喜歡詩詞歌賦,十幾歲就通讀了數(shù)百名篇,寫得一手好文章。某次,曹操看過曹植的一篇文章,覺得風(fēng)格清新,文筆老練,懷疑可能是別人代寫,就把他叫到跟前問道:“你的文章由誰代寫的?”曹植一聽連忙跪下,說道:“我能言出為文下筆成章,為什么要請別人代寫呢?如果父王不相信可以當(dāng)面考我。”
當(dāng)時,曹操下令建造的銅雀臺剛剛竣工,為了慶賀這項工程,他領(lǐng)著百官登臺視察。曹操有心試探一下兒子,便命曹植當(dāng)場作賦,結(jié)果曹植拿起筆就寫,不一會兒就呈上了自己的文章,曹操閱后不住地點頭稱贊。曹操對這個兒子極度喜愛,幾次想立他為太子,終因長子曹丕從中作梗而未能成功,再加上曹植恃才任性,飲酒無度,曹操最后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用典
閭早孤,少好學(xué),博綜經(jīng)史,文才儁偉,下筆成章。
——《魏書·高閭傳》
自說此人下筆成章,廣有學(xué)問,乃是個才子。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
上一篇:成語《三顧茅廬》釋義|出處|故事|用典|
下一篇:成語《不為五斗米折腰》釋義|出處|故事|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