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鶴失眾
【釋義】
貶義詞,原意指衛懿公因為寵愛鶴而失了民心。現在指看重事物卻不看重人,致使因小失大。有時也指不務正業之人必將會失去眾人的擁護。
【出處】
春秋·左丘明《左傳·閔公二年》:“狄人伐衛,衛懿(yì)公好鶴,鶴有乘軒者。將戰,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有祿位,余焉能戰?’”
【典故】
春秋時期,衛懿公在宮中養了很多鶴,有的鶴甚至還有爵位和俸祿。朝中大臣除了處理政事外,還要去照顧這些鶴。位于北邊的燕國,得知衛懿公好鶴的事情,還專門讓人送來了幾十只比較稀有的鶴。衛懿公很高興,還四處吹噓說這些鶴彰顯了衛國強大的國力。
這時,狄國突然派兵侵犯衛國,衛懿公下令征召全國的壯年參軍。百姓們都在私底下議論:大王應該派遣那些鶴去打仗啊。鶴有爵位和俸祿,而我們這些百姓都窮得吃不上飯,又有什么力氣打仗呢?
后來,衛懿公帶兵抵抗狄軍時,因軍中將士無心戀戰,最終導致衛軍大敗,衛懿公戰死,衛國滅亡。
上一篇:愛屋及烏典故故事|愛屋及烏釋義
下一篇:狐假虎威典故故事|狐假虎威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