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夜耕龍
【出典】 舊題漢·東方朔《海內十洲記》:“方丈洲,在東海中心,西南東北岸正等,方丈方面各五千里,上專是群龍所聚,有金玉琉璃之宮,三天司命所治之處。群仙不欲升天者,皆往來此洲,受太玄生篆,仙家數十萬,耕田種芝草,課計頃畝,如種稻狀。”唐·李賀《天上瑤》:“天河夜轉漂回星,銀浦流云學水聲。……王子吹笙鵝管長,呼龍耕煙種瑤草。”(見《全唐詩》卷三九○)
【釋義】 神話傳說:在東海之中有方丈洲,洲上為群龍所聚,群仙中不愿升天者即來往于此洲。他們在洲上耕種芝草。唐人李賀描寫天上神仙生活受此啟發,言神仙駕龍種瑤(美玉)草。后遂用作詠天上神仙的典實。
【例句】 當時種玉五云東,露冷夜耕龍。念瑞草成畦,瓊蔬未采,塵染衰容。(朱敦儒《木蘭花慢》[折芙蓉弄水]837)這里化用李賀詩中神仙呼龍耕田種瑤草的吟詠,描寫自己的隱居生活。言當時生活如神仙一樣,令人羨慕。
上一篇:典故《夜爐芋美》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夜錦》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