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八十思鄉
【出典】 《漢書》卷七二《貢禹傳》:“元帝初即位,征禹為諫大夫,數虛己問以政事。……遷禹為光祿大夫。頃之,禹上書曰:‘臣禹年老貧窮,家訾不滿萬錢,妻子穅豆不贍,裋褐不完。……又拜為光祿大夫,秩二千石,奉錢月萬二千。祿賜愈多,家日以益富,身日以益尊,誠非草茅愚臣所當蒙也。伏自念終亡以報厚德,日夜慚愧而已。臣禹犬馬之齒八一一,血氣衰竭,耳目不聰明,非復能有補益,所謂素餐尸祿洿朝之臣也。自痛去家三千里,凡有一子,年十二,非有在家為臣具棺槨者也。誠恐一旦蹎仆氣竭,不復自還,洿席薦于宮室,骸骨棄捐,孤魂不歸。不勝私愿,愿乞骸骨,及身生歸鄉里、死亡所恨。”
【釋義】 漢光祿大夫貢禹八十一歲時上書元帝,請求告退還鄉,書中有“自痛去家三千里”語。
【例句】 他年老,三千里外,八十思鄉。(劉辰翁《沁園春》[笑貢生狂]3234)這里借貢禹久宦思鄉反襯自己居家閑適之可取。
上一篇:典故《八十余年入涅槃》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八十鷹揚》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