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帶水鄉,因為是游擊隊經常活動的地方,所以敵人掃蕩很頻繁,三天兩頭鬧敵情,老百性不得安寧。白天有人在村頭站崗;夜間不敢脫衣睡覺。
一天晚上,不知從哪里傳來的情報,說附近敵偽據點要來圍村,動員人們離開家,到外邊躲躲。晚飯也顧不得吃,帶點干糧,我和母親就到河套里去。這兒緊靠潴龍河,臨河有一片片的園子,有看園子的小土屋,也有菜窖。離村有三里多地,一般,敵人是不到這兒來的。
夜色蒼茫,寒風凜冽,道路坑洼。我和母親相互扶攜,深一腳淺一腳地踏著莊稼地,在河套里尋找避身的地方。我們家是沒有園田的,但船道口那兒有幾畝高粱地,地里還留著秫秸碼子,那兒是否可以避避風?摸著黑,辨認著方向,終于找到我家的地,把秫秸碼子搭整了一下,我們就鉆到里面去,母子倆依偎著取暖。到半夜時,天氣越發涼起來,凍得手腳發麻,只好又鉆了出來,沿著河岸往北走,想另找棲身的場所。
潴龍河封凍了,發著微白的光。河岸上的樹,光禿禿的,在寒風中顫抖,棲在上邊的烏鴉,偶爾有一兩聲低吟。田野寂靜得令人害怕。我們茫然地走著,心里很空落,走到哪里去呢?
天上的星星,像凍在冰板上的釘,發著寒光,啟明星還無影無蹤,大概離天明還早著呢!
前邊,凸起的土丘一側,閃出一絲亮光,隨后就泯滅了。啊!那可能是一個菜窖,莫非里邊住著人嗎?走近了,果然是個菜窖。我和母親躊躇了一下,不得已,走到窖口,輕輕敲了一下上邊封蓋著的草簾。
過了一會兒,經過主人在里邊審慎地盤問,知道不是外人,這才蹬著小梯子上來,一邊打開草簾一邊低聲說:“快點進來,別讓燈光跑出去。”
地窖有三米深,下到里邊,覺得暖氣撲面,有一股潮濕的氣息。在土墻坎上,點著一盞豆粒大的小油燈,微微地發著淡黃色的光。
“村里有情況嗎?”主人小聲問。“說是敵人要來掃蕩。”母親說。
“不怕,這兒,他們來不到。”主人堅定地說。
漸漸,我看清了這一家人。男主人,圓臉盤,長著黑胡茬兒;女主人白凈俊俏,坐在炕上,懷里抱著一個胖娃娃,正在喂奶。他們都是當村人。那媳婦叫我母親表姑,這是一種鄉村論兒,實際上,并不是親戚。
“表姑,您們坐在炕里邊吧!這炕暖和著呢!”她挪挪身子,拍一下鋪著干草的炕。
“是暖和。”母親感激地說,“深更半夜,不該來打攪。”“別說這個。這年頭,都有難處,咱們就像一家子。多會兒盼著打敗了鬼子就好了。”
主人再次招呼我們上炕。炕很窄小。母親不好意思,連連說:“我們就這么坐坐吧!一會兒天就明了。”“不行,好歹睡一會兒吧!坐著不解乏。”主人說著,騰出被褥,抱過枕頭,硬讓我們上了炕。
從寒冷的曠野上的秫秸碼子里,來到這溫暖如春的菜窖中,就像到了高級賓館和華麗的宮殿,感到全身舒適、幸福。
多少年以后,我始終懷念這菜窖一夜的夢境,感念菜窖主人的一片深情。那擁擠的、松軟的、帶著泥土氣息的草炕,比現在的席夢思床還舒服,甜美。
(1992年4月18日《北京晚報》)
賞析人生中總有些往事令人難以忘懷。這些事也許并不大,卻如窖了多年的老酒,清香誘人。《菜窖一夜》作為一篇憶往抒懷的小品,寫的是抗日戰爭中發生在故鄉的一件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事。戰事緊迫時,童年的作者同母親外出避身。夜色蒼茫中,在田野的秫秸碼子里躲到半夜。正為寒冷所迫時,發現了一個住著人家的菜窖,便求容身避難。好心的鄉親讓進母子,為他們驅逐了寒冷和驚懼。這便使作者深感舒適、幸福,以致終生“懷念這菜窖一夜的夢境”。
作品寫的是一片鄉土味的真淳感情。首先是母子感情的細膩動人,在避難中,他們相互扶攜,尋找避身處,即使凍得手腳發麻,也能相依相慰,這是人間至愛。下文又寫并不亞于親情之愛的鄉親在戰亂中融融洽洽的相互體慰。我們看到的是:求助的母子不忍心打擾別人,招待的主人卻讓出暖炕,讓母子安然入夢。求助者和主人雙方的感情都很美。美在一事當前,都自然而然地為對方打算,不失傳統禮讓之德。這“不失”之處正是作者要寫本文的用意吧。
眼下,人們富有、安定,物質生活發達了,人與人之間的扶助關系少了,因而被忽略了。代之而起的是重物質關系、金錢關系。相互交際動輒煙酒鈔票,淳美的人情很容易被埋沒掉了。如果真的這樣了,那么,這篇小品便不會被讀懂了。但愿作者的用意大家還能了然于心。
作為一篇小品,最要緊的也正是寫情緒。寫過許多優秀小品的鐘敬文先生說,寫小品需要“湛醇的情緒”(《試談小品文》)。終日在名韁利鎖中爭逐的人,或身在俗世、目迷五色的人,寫不出這樣的佳作。
這篇小品情緒樸實真淳,語言也醰然有味。寫母子相攜“深一腳淺一腳地踏著莊稼地”是寫真妙筆;寫潴龍河兩岸夜景,河冰“發著微白的光”,烏鴉低吟,“星星像凍在冰板上的釘”,有氣氛,令人身臨其境;菜窖主人說:“快點進來,別讓燈光跑出去。”簡直是泥土中的詩,多么親切、生動、傳情;最后寫到女主人、男主人的肖像、神情,連同那胖娃娃的描寫都給人一種平安感,這是來避難的母子坦然的心情才看得見的;一聲“表姑”,叫得滿菜窖都暖和;“多會兒盼著打敗了鬼子就好了”這一句話,又從根本上揭示出鄉親間互相體慰、照顧的深層意識。侵略者要滅我中華,人民不能不團結一心,共同對敵。
上一篇:《進諫》原文|賞析
下一篇:《樹有皮人有臉》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