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師子章云間類解》的主要內容,《金師子章云間類解》導讀
《金師子章云間類解》是中國佛教華嚴宗的主要論著之一。凈源著。《金師子章》是華嚴宗的實際創始人法藏(643—712)給武則天講《華嚴》教理的記錄,在中國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很多人競相為之作注,但最著名的則是凈源著《金師子章云間類解》,其序稱: “于時絕筆于云間善住閣,故命題曰云間類解焉?!?/p>
凈源(1011—1088),俗姓楊,原籍福建泉州晉江,故稱晉水凈源。曾向承遷學 《華嚴經》,又從子璿學《楞嚴經》、《圓覺經》和 《大乘起信論》,對 《起信論》備加推崇。后住浙江省杭州市慧因寺弘揚華嚴宗的玄妙理論,成果卓著,成為北宋后期華嚴宗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主要弟子有朝鮮義天等,主要著作除《云間類解》以外,還有《妄盡還源觀疏鈔補解》1卷和 《原人論發微錄》3卷等。
因為《華嚴經》以 “十”數表示圓滿無盡,所以《云間類解》隨順《金師子章》分為10段,六千多字。10段內容如下:一“初明緣起,二辨色空,三約三性,四顯無相,五說無生,六論五教,七勒十玄,八括六相,九成菩提,十入涅槃。”在講緣起的時候,繼承了《起信論》觀點: “喻真妄和合,成阿賴耶識,此識有二義:一者覺義,為凈緣起,二者不覺義,作染緣起。”這與《大乘起信論》把心生滅門分為覺、不覺二義雷同。第2段“辨色空”與第一段內容緊密相連,因為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所以色是幻有,即空。第3段講的三性即唯識的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第4段說明萬事萬物的外相都是虛幻不實的,故稱無相。第5段說明構成萬物的本體無增減無生滅,故稱無生。第6段講華嚴宗的五教判教主張: 愚法聲聞教、大乘始教、大乘終教、大乘頓教、一乘圓教。第7段講十玄門: 同時具足相應門、諸藏純雜具德門、一多相容不同門、諸法相即自在門、秘密隱顯俱成門、微細相容安立門、因陀羅綱境界門、記事顯法生解門、十世隔法異成門、唯心回轉善成門。第8段講六相: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第9段講菩提。菩提是梵文Bodhi的音譯,意譯為“覺”。萬事萬物本身即空,懂得這個道理就稱之為 “覺”,具有成佛的一切種智。即稱“菩提”。第10段講涅槃。認識了上述真理,就不會有煩惱,就會永遠脫離苦海,即入涅槃。
參考文獻
- 方立天: 《華嚴金師子章校釋》。
上一篇:《金史》的主要內容,《金史》導讀
下一篇:《金瓶梅》的主要內容,《金瓶梅》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