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錄碎事》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海錄碎事》22卷,宋葉廷珪撰。葉廷珪,字嗣忠,福建崇安人,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進士。此書專門匯錄群書舊籍中不常見的詞語,并載其出處原文,以備查考,其性質與《淵鑒類函》、《佩文韻府》等書相近,因系分類編排,所以歷來被視為類書。
據葉廷珪在本書自序中說,他生性喜歡讀書,每聞士大夫家有異書,無不借讀,讀則摘抄,先后抄成幾十大本,總稱為《海錄》,準備把這些材料編錄成6種系列著作,其文多成片段者為《海錄雜事》,其細碎如竹頭木屑才為《海錄碎事》,其未知故事所出者為《海錄未見事》,其事物興起之原者為《海錄事始》,其詩人佳句曾經前輩所稱道者為《海錄警句圖》,其有事跡著見作詩之由者為《海錄本事詩》。其中《海錄碎事》文字最多,本來稱為《一四錄》,謂其專取1字至4字的詞語,后又改為《碎事》,由于積久稿多,檢閱不易,宋高宗紹興十八年(1148)葉廷珪出任泉州知州后,抽暇將其分類編排,于次年編錄成書。自序稱全書共分175門,但今本分為16部,每部下分若干門,共有581門,大概是后來葉廷珪又將門目分得更細。每門收詞數條至數十條不等,詞目多為2至4字,偶亦有5字以上的條目,每個詞目后載錄其出典的原文,引文大多都注明出處,其所引典籍,包括經史雜傳、山經、地志、花譜、藥錄、小說及前人詩文等,時間下限迄于北宋。由于作者采摭廣博,此書可以用來輯錄古代佚書,清代的許多輯佚家都忽略了本書,而魯迅輯錄《會稽郡故書雜集》、《古小說鉤沉》和《嶺表錄異》時,于此書中發現了許多不見他書征引的文字。作為一部匯集詞藻典故的工具書,《海錄碎事》也有其它詞類書籍所不可取代的作用,康熙時官修的《佩文韻府》是此類書籍中規模最大的一部,但《海錄碎事》中的許多詞目卻不見于《佩文韻府》,所以此書對古典文學,古文獻學和古漢語語詞學的研究,仍具有廣泛而重要的參考價值。
1989年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此書影印本,并編制了詞目索引附于書后。
上一篇:《海岳名言》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清稗類鈔》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