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曲總集·別集·曲· 夢符散曲》新詩鑒賞
散曲別集,三卷,元喬吉撰。吉(1280?~1345)一作喬吉甫,字夢符,號笙鶴翁,又號惺惺道人,太原(今屬山西)人。早年流連秦樓楚館,生活放浪。中年以后“以威嚴自飭”,晚年定居杭州。
喬氏作品許多寫其浮浪江湖、做客他鄉所產生的落拓和世態炎涼之感:“肝腸百煉爐間鐵,富貴三更枕上蝶。功名兩字酒中蛇,尖風薄雪,殘杯冷炙,掩青燈,竹籬茅舍。”(《賣花聲·悟世》)“鵬搏九萬里,腰纏十萬,揚州鶴背騎未慣。事間關,景闌珊,黃金不富英雄漢。一片世情天地間。白,也是眼;青,也是眼。”(《山坡羊·寓興》)
有些也曲折地反映了當時宦途的險惡、政治的黑暗:“云濃云淡,窗明窗暗,等閑休擘驪龍頷。正尷尬,莫貪婪,惡風波喫閃的都著渰。”(《山坡羊·失題》)政治的風云極為難測,弄不好就有滅頂之災。因此,他把向往寄托在世外的仙界:“拍闌干,霧花吹鬢海風寒。浩歌驚得浮云散。細數青山,指蓬萊一望間。紗巾岸,鶴背騎來慣。舉頭長嘯,直上天壇。”(《殿前歡·登江山第一樓》)
喬氏曲詞中最多和藝術性最高的還是寫男女戀情和描摹自然風光之作。如:“玉絲寒縐雪紗囊,金剪裁成冰筍涼。梅魂不許春搖蕩,和清愁一處裝。芳心偷付檀郎,懷兒里放,枕袋藏,夢繞龍香。”(《水仙子·楚儀贈香囊賦以報之》)詩人用“雪紗、冰筍、梅魂、清愁、龍香”把兒女艷情賦予一種清高、典雅的氣質。與他往來的女子似乎是月中的嫦娥、群仙中的素女。也使我們感到《紅樓夢》的瀟湘妃子林黛玉的形象也是有其歷史淵源的。寫景作品如:“瘦馬馱詩天一涯,倦鳥呼愁村數家。撲頭飛柳花,與人添鬢華。”(《憑闌人·金陵道中》)也都善于造境,富于感染力。
喬氏用詞清麗尖新,注意詞藻與格律的鍛煉,很少用襯字,表現出散曲創作的典雅化傾向。其中也有少量本色質樸的作品。
此集包括《惺惺道人樂府》《文湖州集詞》《摭遺》三部分,前兩種雖不完備,但系元明舊本,編次必有所據。傳世的《喬夢符小令》雖較完備,但依調類調,顯為后人重編。
今人任半塘保留了兩集原貌,又據《喬夢符小令》及諸選本,錄《摭遺》一卷,前兩種之中重見者十七首亦不復刪。共收小令二百十二首(包括重出),套數十首,有中華書局民國間所編《散曲叢刊》本,今人隋樹森所編《全元散曲》比任輯小令多十四首,套數多一首。
另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排印本。
上一篇:《詞曲總集·別集·詞·國朝詞綜續編》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明代部分·王百谷全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