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一年的夏天,我在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
不知是抵美的第幾個長日了,我由一個應征事情的地方走回住處,那時候身上只剩下一點點生活費,居留是大問題,找事沒有著落,前途的茫然將步子壓得很慢,穿過校園時,頭是低著的。
遠遠的草坪邊半躺著一個金發的青年,好似十分注意的在凝望著我。他看著我,沒有抬頭,我也知道;他站起來了,仍在看我,他又蹲下去在草坪上拿了一樣什么東西,于是這個人向我走上來。
步子跨得那么大,輕輕的吹著他的口哨,是不成腔調又愉快的曲子。
一片影子擋住了去路。那個吹著口哨的青年,把右手舉得高高的,手上捏著一枝綠的青草,正向我微笑。
“來——給你——”他將小草當一樣珍寶似的遞上來。
我接住了,訝然的望著他,然后忍不住笑了起來。
“對,微笑,就這個樣子,嗯!快樂些……”他輕輕地說,又對我笑了笑。
然后,他雙手插在口袋里,悠悠閑閑的走了。
那是我到美國后第一次收到的禮物。
小草,保留了許多年,那個人連名字都不知道,臉龐在回憶中也模糊了,可是直到現在,沒有法子忘記他。
很多年過去了,常常覺得欠了這位陌生人一筆可以歸還的債:將信心和快樂傳遞給另外一些人類。將這份感激的心,化做一聲道謝,一句輕微的贊美,一個笑容,一種鼓勵的眼神……送給似曾相似的面容,那些在生命中擦肩而過的人。
我喜愛生命,十分熱愛它,只要生活中一些小事使我愉快,活下去的信念就更加熱切,雖然是平凡的日子,活著仍然是美妙的。這份能力,來自那枝小草的延伸,將這份債,不停的還下去,就是生存的快樂了。
(1988年臺灣文經出版社《800字小語》)
賞析隨筆的表現范圍是十分廣泛的,“舉凡國際國內的大事、社會家庭的細故、掀天之浪、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經歷、一絲感觸、一撮悲歡、一星冥想、往日的凄惶、今朝的歡快,都可以移于紙上,貢獻讀者。”(周立波)作者這篇隨筆就是取材自日常瑣事,著筆于自己過去的一段經歷,卻能夠讓人從一件小小的事情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快樂,真正做到“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
美是平凡的,美在生活里。作者在文章中沒有刻意去追求什么奇言異行,而是從細微之處下筆,通過普普通通的一個日常生活的場面,揭示了人物質樸淳厚的心靈美。那個沒有留下姓名的金發青年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沒有喋喋不休的說教,也沒有豪言壯語,作者只是寫了他的一兩個平平常常的舉動,一兩句樸樸素素的言語,卻把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信賴、溝通和友好相處的真情表現得何等感人肺腑啊!作者抓住稍縱即逝的生活點滴,觸發久釀在心胸的對友情的稱頌和對真誠的呼喚:“將信心和快樂傳遞給另外一些人類。將這份感激的心,化做一聲道謝,一句輕微的贊美,一個笑容,一種鼓勵的眼神……送給似曾相似的面容,那些在生命中擦肩而過的人。”
這篇隨筆在細節的選擇和描寫方面,顯得質樸自然而又意味深長,作者在文中不回避自己的個性,直吐真情,向讀者展示那一脈清澈明凈的心泉,充滿濃郁溫馨的人情味。隨筆所表現的正是零星雜碎的片斷的人生,“在這里,讀者雖不能愉快地領略到像在小說中所表現的一切可歌可泣可愛可憫的有系統的人生的斷面;卻能出其不意的,找得在人生里隨處都散發著的每顆沙礫的閃光,使你驚嘆,使你欣喜”,讓你“在所有的日常瑣事之中,感著無上的甘露味”。
上一篇:《哀悼葉老》原文|賞析
下一篇:《閑話少說》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