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磐
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兒大。官船往來亂如麻,全仗你抬身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見的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的水盡鵝飛罷!
王磐(1470-1530),字鴻漸,號西樓,高郵(今江蘇高郵)人。一生寄情山水,吟詩作畫,沒有做過官。懂音樂,創作的散曲在當時很有名。嗩吶:與喇叭相似的一種樂器。水盡鵝飛罷:形容把百姓的財產搜刮干凈。
入選理由:
深刻諷刺宦官,有突出的思想性的曲子。
詩詞賞析 這是批判現實的曲子,有其具體的批判對象。據《堯山堂外紀》記載,明朝武宗正德年間,宦官當權,欺壓百姓,行船時常吹起號來壯大聲勢,作者就創作了這支散曲加以諷刺。
曲子從形式到內容看都是詠物,所詠的對象是喇叭,一種樂器,與人是沒有關系的。曲子的每一句都寫的是喇叭的特點和吹喇叭的音響效果。但是,曲子卻全詠的是人,句句透露著人的行為和影響;處處寫的都是宦官,都是宦官胡作非為,殘酷壓迫和剝削人民的行為和影響。“曲小”是說宦官的地位其實低下,含有作者的鄙視之意。本來宦官就是有生理殘缺的人,有些還是自己將身體弄殘以求榮華富貴的人,他們也沒有具體的官位,用“曲小”很是貼切;“腔大”是形容他們的仗勢欺人,虛張聲勢,這是批判宦官的最明顯的證據。“軍愁”“民怕”說明他們走到哪里,就給哪里帶來災難。“水盡鵝飛罷”,意即他們一直要把老百姓搜刮得傾家蕩產才完結。
整首曲子雖然辛辣諷刺,但卻沒有一個宦官的字樣,這就是深婉的藝術。緊扣一個“吹”字來寫,也最符合喇叭的特點。適度的夸張,對刻畫宦官的丑態以及表現對宦官的鄙視和憤慨都起到了恰當的作用。
上一篇:《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原文注解與賞析
下一篇:《北朝民歌·木蘭詩》原文注解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