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身望日入,下視見星羅。
噓八風而為氣,吹四海而揚波。
細言應令
針鋒於焉止息,發杪可以翱翔。蚊眉深而易阻,蟻目曠而難航。
此《大言應令》、《細言應令》二詩是王規當黃門侍郎陪侍東宮時所作。先是太子蕭統作《大言》、《細言》二詩,然后殷鈞、王規、王錫、張纘、沈約等奉命繼作,故均稱應令詩。
“大言”一詞在古代通常可解釋為重要的言論或夸張的言論。《禮記》:“事君,大言入則望大利,小言入則望小利。”此大言指重要的言談謀策,小言則反之。《史記》:“劉季固多大言。”此大言指夸張的言談,從這意義講沒有相對應的“小言”或“細言”,因為夸張的言談的反義為不夸張,為實事求是,假若故意縮小則也是夸張。因此這兩首《大言》、《細言》的詩題不能按通常的解釋,而應當理解為“賦大”、“賦小”,也即“極言其大”、“極言其小”,以極度夸張的手法來描寫極大或極小。以此為題來作賦作詩,源于戰國時的楚國。宋玉有《大言賦》、《小言賦》,賦中記載楚襄王曾與唐勒、景差、宋玉等游于陽云之臺,命諸人為大言、小言之賦。諸人所賦一般均為四句,然亦有二三句或多至十二句者,句式則或為四言,或為騷體。王規此二首是奉蕭統之命而作,蕭統為梁武帝太子,好文學,在東宮時閑居多暇,故亦效楚襄王故事,命諸侍臣賦大言、細言詩。諸人所作在形式上均受宋玉賦的影響,一般為四句,且雜用騷體。
以“大言”、“細言”為題,其目的既然是極言其大、極言其小,故所作越是夸張,牛皮吹得越大,便越好。宋玉賦大言稱:“方地為車,圓天為蓋”,便比景差所賦“壯士難兮絕天維”氣派大,故得到楚王的賞賜。王規這二首也以極度的夸張取勝。《大言應令詩》稱:“俯身望日入,下視見星羅。”俗話說“頂天立地”,任何事物再大也超不過天地的范圍。宋玉說以地為車、以天為蓋即是如此。然王規這兩句想像奇特,卻超越了人們的常識。在此龐然大物的眼中,日月星辰,俱在其下,須俯視而見,其噓氣則成八方之風,揚四海之波。事物的大小有待于相比較而顯現,故賦大言總是把人們客觀承認的極大之物看作極小,而賦小言則把客觀承認的極小之物看作極大。王規《細言詩》列舉針鋒、發杪、蚊眉、蟻目四項極小之物,同時把此四項描寫成極大。末二句尤富想像:“蚊眉深而易阻,蟻目曠而難航。”蚊之眉,其小可知,然而在此極小之物看來,竟如高山險谷一般,難以跨越;蟻之目,實不會比針尖大,竟也成了大海一般,茫茫無際,使之望洋興嘆。
“大言”、“細言”之詠,大都為宮庭間閑暇無事的游戲之作,當然談不上什么思想意義。然“精騖八極,心游萬仞”,卻也可看出作者豐富的想像與刻畫的文字技巧。此外,這些詩也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宏觀世界與微觀世界的認識。
上一篇:《大子夜歌二首·吳聲歌曲》原文|賞析
下一篇:《定情詩·繁欽》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