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謠數百種,子夜最可憐。
慷慨吐清音,明轉出天然。
絲竹發歌響,假器揚清音。
不知歌謠妙,聲勢出口心。
《大子夜歌》是《子夜歌》的變曲,這兩首歌辭大約是當時文士寫來贊頌《子夜》諸歌的。如果不將詩體局限于七言范圍,可以說這兩首詩才是最早的論詩絕句。所論的對象雖然直接是《子夜歌》,但六朝民歌之妙亦盡于其中。
鄭振鐸先生說:“六朝文學的最大光榮者乃是·‘新樂府辭’。……‘新樂府辭’確便是‘兒女情多’里的產物。……確便是‘風花雪月’的結晶。這正是六朝文學所以為‘六朝文學’的最大的特色。這正是六朝文學最足以傲視建安、正始,踢倒兩漢文章,且也有殊于盛唐諸詩人的所在?!?《插圖本中國文學史》)而六朝新樂府中最美妙的便數《子夜歌》系列,“歌曲數百種,子夜最可憐”二句便謂《子夜歌》之可愛,直是百里挑一。鄭先生接著贊嘆道:“人類情思的寄托不一端,而少年兒女們口里所發生的戀歌,卻永遠是最深摯的情緒的表現?!舭凫`鳥的歌囀,晴天無涯,唯聞清唱,像在前,又像在后。若夜溪奔流,在深林紅墻里聞之,仿佛是萬馬嘶鳴,又仿佛是松風在響,時似喧擾,而一引耳靜聽,便又清音遠轉。他們輕喟,輕得像金鈴子的幽吟,但不是聽不見。他們深嘆,深重得像餓獅的夜吼,但并不足怖厲……”(同前)這大概是“慷慨吐清音,明轉出天然”的最生動的注腳,是“不知歌謠妙,聲勢出口心”的最形象的描述。
南朝民歌是清新頑健、坦率大膽地吐露著青年男女的歡樂、憂傷、情愛的,所以它既是慷慨的,又是天然的。《大子夜歌》的妙義,就在于它的確抓住了民歌最本質的特色,正因為是言為心聲(“聲勢出口心”),故明轉、天然、清越、慷慨。其中“慷慨”、“天然”這兩個概念,是最能概括民歌神韻的。所以元好問后來在他的《論詩》中贊美《敕勒歌》:“慷慨歌謠絕不傳,穹廬一曲本天然”,其語即本《大子夜歌》??梢娺z山論詩絕句也不只從杜甫《戲為六絕句》得到啟發。此外,《大子夜歌》對《子夜歌》的贊美,還包含對曲調的贊美,準確地說是對聲樂的贊美。本來器樂有器樂之妙,聲樂有聲樂之妙,皆由人掌握,皆能發抒微妙的感情。但詩作者為了贊美清唱的《子夜歌》,采取了“絲不如竹,竹不如肉”那種強此弱彼的說法,貶抑器樂說:“絲竹發歌響,假器揚清音?!蹦康脑谟诟叩卦u價聲樂:“不知歌謠妙,聲勢出口心?!倍柁o,正是聲樂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和曲調,都有“聲勢出口心”之妙。
就這兩首歌本身而言,抒發了作者的藝術直感,絲毫沒有假借。其語言明白如話、措語精當、聲音響亮,也有“慷慨吐清音,明轉出天然”之妙??梢哉f是民歌體的現身說法吧。
上一篇:《大同十年十月戊寅·蕭綱》原文|賞析
下一篇:《大言應令·王規》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