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拐鳥弓》
【本書體例】
柳殘陽著。40章,50萬字。澳門毅力出版社版。
少年吳湘在泰山從武林名宿“紫拐乾元”宋巖學武十年,武功有成,叩別恩師下山,初入江湖。在泰山城的一個小酒店,從一個獨腳老人口中得知一段武林軼事:幾十年前,隴東八屠橫行中原,無惡不作,武林為之束手,然在一次截鏢之時,八屠之中有七人同時喪命于魏昭之手,只有一人撿回半條命,這人就是酒店中的獨腳老人。(這八屠之后人,不久掀起武林劫爭。)吳湘離開酒店。正遇青年朱翰與蒙陰寨人相斗,吳湘出手,初試鋒芒,救下朱翰,兩人結為金蘭,一同前往蒙陰寨,掃平全寨。從此吳湘名聲大振。
武林中出現(xiàn)一件怪事,一神秘中年儒生現(xiàn)形中原,用陰毒手段殘害三十余名武林人。江湖正道為之震驚,紛紛傳帖追查其人身份,終于查明他乃隴東八屠之后人陰手索命金大光所為。他是黑道人物花面鬼王的傳人,到中原向武林正道挑戰(zhàn),欲為隴東八屠復仇。金大光與吳湘偶然相遇,結果敗走,吳湘追擊,誤入潛龍谷,遇上天下第一劍寧欣,寧欣得知吳湘乃宋巖之傳人,又見其為人正直善良,遂將平生絕學“追風七劍”傳授。吳湘又無意中找到潛龍洞,獲得二百年前名宿潛龍遺贈之潛龍實錄、潛龍飛環(huán)及沉滄珠。吳湘潛心研習,武功大進。而與此同時,金大光在逃遁之時誤入魔頭火陽地君居地,兩人臭味相投,火陽地君也傾其所有授于金大光。黑道人物逐漸聚集于火陽地君左右,包括隴東八屠之后人,叢洛三矮、西域瑪那山“陰風道人”班鈺、南天二鶴、尸面骷髏乜冬、長面人魔邸柏等,他們傳檄江湖,指明第二年七月,在大別山斷魂臺上決斗,了結江湖一切恩怨。正道人物迫于此險惡形勢,為挽武林厄運,也積極積聚力量,公孫天龍、米巖、戚威、魏昭等武林名宿會集一堂,共商對策。決定由公孫天龍等七人一同坐關,練功破除火陽地君的混天掌力。金大光等人卻乘七人坐關之時偷襲,吳湘等人合力阻擊,“陰風道人”伺機闖入洞中,在此危急時刻,正值七人閉關,功行圓滿。公孫天龍率領眾將直搗招魂臺。火陽地君設下紅花陣,裝神弄鬼,被吳湘破除。火陽地君又施放毒氣,妄圖廢去名人武功,因吳湘身懷潛龍之“沉滄珠”而未得逞,只得逃入自己的地宮。公孫天龍等人性急,追殺入殿,卻中了火陽地君奸計,慘遭毒害。吳湘趕至之時,見諸雄已氣斷身亡,勃然大怒,與火陽地君大戰(zhàn),用潛龍飛環(huán)將他擊敗。火陽地君逃入長白山,在吳湘率眾人乘勝追擊下,窮途末路,只好投奔南天二鶴。吳湘再力克云鶴一清,以真相示眾人,終于將殺師仇人、武林惡魔火陽地君擊斃。
這部小說最突出的特點是武斗場面驚心動魄。小說中奇招異式,紛呈迭出,鬼魅場景,陰森恐怖;戰(zhàn)陣布置,險象環(huán)生。令人讀來心驚膽寒,卻不愿釋卷。尤其是武林黑白二道大戰(zhàn)招魂臺一節(jié),火陽地君所設之紅花陣、陰風道人之鬼怪陣、少林寺之羅漢陣,處處險惡、觸目驚心。火陽地君之火魔殿,更是陰森恐怖。而主人公吳湘則懷有各式武功,有紫陽三拐、追風七劍、潛龍八爪、擒虎五式、潛龍飛環(huán)等絕世武功,令人眼花繚亂。其他各路高手,也都各有神異高招。如此描寫,在三、四十年代武俠小說“超技擊”派傳統(tǒng)上又有發(fā)揮。
在藝術技巧方面,作品也有可稱道之處,善于用世俗世界來陪襯武林世界,以世俗世界的寧靜、善良、軟弱來烘托武林世界的風險、邪惡和強悍。小說中吳湘救出程玉芝后,寄居于一尋常農(nóng)戶,作品有意讓讀者通過農(nóng)民的鄉(xiāng)愚之眼,去窺視江湖世界。這種跳出武林圈子作局外觀的手法,使讀者對武林世界有更鮮明、深刻的印象。
小說結構緊湊,情節(jié)曲折。基本以主人公吳湘與黑道人物決斗為主線,情節(jié)隨之而展開。但也有一些情節(jié),似與主題無明顯聯(lián)系,游離太遠。如黃面須陀救程玉芝,吳湘戚玉燕西行等情節(jié),不但篇幅過長,又屬主線之外的蕪枝雜葉,顯得累贊,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讀者的注意力。
小說反映的是黑白二道的劫爭,筆下黑白爭斗激烈、武打場面驚心動魄,但在每個人物出場之時便給他定下性,誰是黑道,誰為白道,兩者陣線分明,一目了然,減弱了情節(jié)的神秘性。這也許是本書作者在寫作中不愿過多使用懸念手法的原因吧。
上一篇:《紫鳳釵》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紫龍珮》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