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
【本書體例】
金庸著。4卷,40回,115萬字。香港明河社1981年元月版。
江湖中、武林間,魚龍混雜,泥沙俱下。一干野心勃勃之士,爭霸武林且試圖“一統(tǒng)江湖”之夢想與斗爭,從未中斷。以至于欲在江湖中潔身自好、自由放任而實(shí)不可得,是可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衡山派掌門人莫大先生的師弟劉振風(fēng)正因?yàn)檎`交邪教匪人曲洋,鉆研音律,合奏《笑傲江湖》之曲,想“金盆洗手”從此退出武林而不可得。最終弄得家破人亡,死于非命。華山派首徒令狐沖一向放浪形骸、交友不慎、嗜酒如命,從而引起師門及正派人士的種種誤解。最終甚至被革出師門。福建福州的“福威鏢局”的總鏢頭林氏父子,亦被青城山松風(fēng)觀主余滄海率領(lǐng)一眾門徒所滅門,唯剩青年公子林平之孑身一人,亡命江湖。其原因非它,“匹夫之罪,懷璧其罪”。林家祖?zhèn)鞯摹氨傩皠ψV”為江湖中人所垂涎,有爭霸江湖的野心者尤其是必欲得之而后快。……
種種變故,看似天南地北,互不相干。然而卻都是因江湖各派爭霸武林而起。其時(shí)江湖之間,正邪兩立,除正宗門派之外,有一個(gè)日月神教,被武林白道視為邪門。而這一邪教教王東方不敗,則被視為天下武功第一高人,江湖中人人談虎色變。除此之外,武林正派之間也是爭端迭起,五岳劍派的總盟主左冷禪,機(jī)心深刻,野心勃勃,不僅僅要做他的嵩山派的掌門兼五岳劍派的盟主,而且還想進(jìn)一步將五岳劍派中的五派并為一派,他自己做總掌門,從而先滅日月神教,再滅少林武當(dāng),圖霸武林一統(tǒng)江湖。并派之議,受到了衡山派莫大先生及恒山派定閑師太的反對,泰山派天門道人則因反對并派而被左冷禪的勢力所廢。華山派掌門、令狐沖的師父、人稱“君子劍”岳不群一向道貌岸然、大氣凜然,向?yàn)榻小⒂绕涫俏逶绖ε芍腥耸克惭觯灰暈榉磳π皭簞萘娑磳Π詸?quán)主義的中堅(jiān)力量。又誰知正是這位“君子劍”恰恰是圖謀霸主最為苦心積慮的一個(gè)。實(shí)際上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偽君子。
五岳劍派及日月神教之外,還有四川青城山松風(fēng)觀主余滄海一派,也躍躍欲試,力圖爭霸滅福州林氏之門奪其辟邪劍譜只不過是其爭霸江湖的序幕與先聲。誰知,他固然滅了林門,但卻并沒有得到辟邪劍譜。但雖然如此,他的勢力亦不可忽視。
如此,江湖之間眼看大難將臨。真正不想圖謀霸主地位,只想“和平共處”的正派人士如少林寺方丈方證大師、武當(dāng)派掌教沖虛道長等等皆憂心如焚,都情不自禁地將希望的目光投向同一個(gè)人——華山派棄徒令狐沖。
令狐沖在得前輩高人風(fēng)清揚(yáng)的傳授之后,劍術(shù)無雙,武藝精深,更難得的是他心性仁厚光明磊落、俠義堅(jiān)貞。另外,他的機(jī)靈變化也為一時(shí)上上之選,是他與爭霸的各派勢力都有一定的交往與聯(lián)系。——日月神教的新任教主任我行不僅是令狐沖無意中所救出,且又是他女友任盈盈的父親;華山派的岳不群則是他的師父;在與恒山一派患難之中,他深得一派上下的共賞,掌門人定閑師太臨終之前將掌門之位相托,從而令狐沖由華山派的棄徒,變成了恒山派的掌門人。如此,日月神教和任我行多次以女兒相許、以化功大法相許、以副教主的高位相許,想請令狐沖加入日月教而被婉拒硬抗。以至于任我行憂憤而死。
最后,左冷禪為岳不群所敗、余滄海為林平之所殺,岳不群則被令狐沖劍敗在先、被任盈盈藥傷在次、被恒山發(fā)尼儀琳殺死在后。……多行不義之輩或互相殘殺或被正道所殲。一場爭霸武林的陰謀風(fēng)暴終于煙消云散,然而思之仍覺心有余悖。令狐沖與任盈盈終于如愿以償,結(jié)為夫婦,息影江湖。
這部小說不是一般的武俠小說,而已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政治寓言。小說中的故事都可以看成是政治斗爭的故事;小說中的人物都可以看成是政治人物。這部小說,可以看成是中國數(shù)千年封建社會政治斗爭的一種鮮活的縮影。書中的東方不敗、任我行、岳不群、左冷禪以及方證、沖虛、莫大、定閑、余滄海、林平之……等人,都可以說是政治斗爭中的人物。而令狐沖雖天生地是一個(gè)隱士型的自由放浪的人物,然一旦卷入這種錯(cuò)綜復(fù)雜、千頭萬緒、險(xiǎn)惡無比的政治斗爭之中,也只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了。
在這部封建政治斗爭的寓言中,我們至少可以看出以下三點(diǎn)深意。一是“正派”未必就比所謂“邪派”的好。如小說中的嵩山派掌門左冷禪、華山派掌門岳不群等等都是“正派中人”,而且是正派中的風(fēng)云領(lǐng)袖,然而其所作所為,險(xiǎn)惡陰毒、倒行逆施之處,卻并不比東方不敗、任我行、向問天等等這些日月神教中的“邪派”領(lǐng)袖有什么實(shí)際的差別。因而,在政治斗爭——尤其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斗爭中——,打什么樣的招牌以及什么樣的旗號,或自稱是“正”是“邪”,都未必一定就真的名符其實(shí)。相反,在爭霸政權(quán)的斗爭中,正邪之分并無本質(zhì)差別。觀左冷禪、岳不群等所作所為及人格品質(zhì)可知。
二是“新”的來必就一定比“舊”的好。在小說中,日月神教的“舊”教主東方不敗,公然喊出“千秋萬載,一統(tǒng)江湖”的口號,其所作所為固然倒行逆施、令人發(fā)指。尤其是他在練了“葵花寶典”上的武功“揮刀自宮”之后,變成了一個(gè)不陰不陽的“陰陽人”,更是使人感到惡心討厭。如此,任我行率眾推翻東方不敗的統(tǒng)治教權(quán)(政權(quán))并重新取而代之,看似是日月神教以及武林蒼生的希望所在,幸福所期。然而曾幾何時(shí),任我行亦很快就適應(yīng)了“千秋萬載,一統(tǒng)江湖”的口號、夢想與環(huán)境,與東方不敗相比,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從而可見,“新生”登臺,未必一定比“舊主”英明,更未必一定就是蒼生之福。
其三,“暗”的未必一定比“明”的好,且“善”——當(dāng)然指那種道貌岸然的偽善——的未必一定比“惡”的好。如在五岳劍派之中,嵩山派掌門兼五岳劍派的盟主左冷禪,乃是一位公開的“霸權(quán)主義者”。他的“并派”之議以及霸權(quán)之心,盡皆昭然若揭,天下之人莫不知之。這顯然是一位“正派”武林中的“大惡”之人。然而相比之下,聲名顯赫的華山派掌門“君子劍”岳不群這樣一個(gè)偽君子,表面上是一位君子與善人,其實(shí)則只有更惡、更陰險(xiǎn)、更毒辣、更無情無義、兇殘狡猾。正因?yàn)樗@種人的欺騙性更大,因而其為惡的程度以及影響也就更大、而且更深。小說中的左冷禪終于敗在了岳不群手下就是明證。左冷禪在某種意義之上,成了岳不群的一個(gè)不自覺的工具。
最后,這部小說名為《笑傲江湖》,然而實(shí)應(yīng)為“笑傲江湖而不可得也”。因?yàn)椤叭嗽诮聿挥杉骸薄H缜八觯馍脚筛呤謩⒄耧L(fēng)想與日月教中的曲洋長老,退隱江湖,共奏這“笑傲江湖”之曲,然而,這成了他的喪身亡家之因由。他的笑傲江湖的夢想,只能是他內(nèi)心的一種期望,而不可能見容于江湖間的同道,不可能跳出政治斗爭的漩渦。日月神教中的梅莊四友盼望在孤山隱姓埋名,享受琴棋書畫的樂趣,然而卻終究無法做到,卒以身殉,其悲可感。小說的主人公令狐沖與任盈盈也就更是如此了,令狐沖實(shí)際上變成了岳不群的一顆小小的“棄子”,但卻又被其他“同道”拾來,當(dāng)成了“保衛(wèi)正義”的工具。是“卒”是“馬”還是“車”,乃是隨形勢變化而變化,完全由不得他自己的。小說最后,看似一個(gè)“光明的尾巴”,恐多半是作者與讀者的“良好的心愿”而已矣。在那種政治斗爭、政治體制以及由之組成的“泛政治社會”之中,時(shí)時(shí)是政治、處處是政治、人人是政治、事事是政治,何能如此消停浪漫、美滿光明?——而在這種時(shí)時(shí)處處人人事事皆是政治、斗爭、陰謀、殘害的情境之中,又能到哪里去尋找絕對的人生自由、放浪形骸、自在山林、笑傲江湖?
上一篇:《童林大戰(zhàn)雍和宮》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筆劍嘯天錄》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