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拳傳奇》
【本書體例】
檀林、檀淼著。37章,29萬字。浙江文藝出版社1985年10月版。
清王朝光緒二十五年臘月二十七日,直隸省保定的貴公子吳偉君,依仗其兄的勢力逼死賣花老婦,對老婦的女兒林美芹心懷歹意。工匠頭董玉龍打抱不平。吳偉君心里嫉恨,想把自己的罪責推到董玉龍身上。幸有林美芹報信,董玉龍帶眾工匠殺了吳偉君。回到家鄉白洋淀組織起義和團。保定知府吳汝綸要替弟弟報仇,命鎮守團練使張子發領兵去抓董玉龍,結果慘敗。張子發與縣尉發生沖突。一怒之下殺了縣尉、捕快眾人,投奔白洋淀大土匪“周大王八”去了。
秀才檀本溪聽說吳偉君之事,趁興寫出戲本《鄔家寨》,帶自己的戲班連連演出,吳汝綸大怒,發兵砸毀戲班。檀本溪脫離虎口后,招兵買馬,殺洋教士,攻陷德國教堂。義和團聲勢迅速擴展,有董玉龍率的大水流莊義和團,侯知悟的普濟寺義和團,檀本溪的三邊村義和團等。甚至連道士、尼姑、慣匪周大王八,潰兵張子發也紛紛組織起義和團。
吳汝綸接到裕祿的密令,帶兵進軍白洋淀,各路義和團聯合起來,又一次殺敗官兵。勝利后,義和團內部開始分裂,特別是周永年、張子發暗中搗亂,侯知悟則帶自己的義和團去北京攻打外國人。義和拳內部有矛盾,德國傳教士瓦德西定了一條“連環美人計”,把身陷吳家的林美芹送到義和團,張子發對林美芹垂涎已久。義和團內部矛盾更深,周永年、張子發勾結出賣了義和團。義和團遭到官兵和洋人的襲擊,元氣大傷。董玉龍、林美芹等奔向南方,尋找救國之路去了。
《神拳傳奇》寫的是義和團的一支,白洋淀義和團的興起和失敗的故事。
清末,義和團組織紛紛興起,反清反帝,曾強大一時,振奮民心,但最后被清王朝扼殺了。白洋淀的這支義和團,也逃離不了這總體命運。其實,除開清王朝與八國聯軍的聯合絞殺之外,它的內部矛盾、自身的弱點也正是義和團失敗的主要原因。
董玉龍愛抱不平,得罪了吳偉君,吳偉君反過來要栽贓陷害于他。認命,是死,不認命,或許就是活。忍無可忍下,董玉龍決定要造反,眾人有愿意的,也有害怕的。董玉龍的堂哥董玉順說動大家,齊心告反。
當年,李自成造反時,街上有孩子唱:“迎闖王、盼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臘月二十三,十八子坐青天”,果然闖王當上皇上,而且是十八天的皇上。
董玉順也根據孩子們的歌謠向大家解釋。“捉、捉、捉,捉住馬尾巴坐金車,金車銀車門前過,跟上咱就鬧得闊。”董玉順覺得:馬屬龍性,金車就預示著要有真龍天子出世了。董玉龍就應在那龍上,他姓董,董字上面去掉一個草子頭和一橫,下面再去掉一橫,就是個車字,也應了金車、銀車之說。若大家跟上玉龍造反,大家不是王爺就是宰相、元帥、大將軍。
這就是他們造反的原因,雖然是迫不得已要鼓勵眾人,也說明他們思想的單純、幼稚迷信和不深刻性。這是失敗的原因之一。
當時他們的思想還沒有擺脫封建性,沒有意識到造反成功的關鍵在于內因,而不是某些外因。董玉龍未見面的未婚妻為他殉情而死,董玉龍把她娶為鬼妻,許多人因此憂心忡忡,娶鬼妻不吉利,深信此道的王壽,最后一仗中,被清兵打傷,臨死前還念念不忘:“玉龍要是不娶鬼妻,這一仗也不會這么慘。”這是失敗原因之二。
義和團雖興盛壯大起來,但是內部人員復雜,矛盾重重,目的不一。義和團里有農民,有和尚、尼姑,有強盜、有官兵。在大敵臨頭時,他們歃血為盟,但找不出一個可以統率全軍、德高望重的首領。
強盜周永年,官匪張子發重財、重色,見利而忘義。他們的目的不過是趁機撈名撈利,最終還是走向了歸順之路,出賣了義和團。
董玉龍雖正直、無私,他對前途并不能看得太清。檀本溪曾提醒他:“要干,就不干攀龍附鳳的勾當,干自己的大業,打自己的江山。古來打江山的,出身草莽的為多。若是胸無大志,這腦袋早晚得落進官家的殺場。”檀本溪清醒地認識到,這樣分散下去,萬一西太后翻臉,就又要對天下義和團大動干戈。雖有這樣的認識,一介書生,又奈之何?
沒有統一的主張,勝利之后內部矛盾急劇加深,有的擁兵自重,有的單獨行動。忽視了共同的目標。這是失敗原因之三。也是一個主要的原因。
時代的腳步,把他們帶進英雄的群體意識,并沒給他們更深刻的引導。一番驚心動魄的搏斗之后,經過血淚的再一次澆鑄,才萌發出新的認識:
歷來造反起義的成不了氣候,都是因為人心不齊,大事未成先起內訌。
要成大業,必須有博大胸懷的人領頭。
義和團的神拳振蕩了整個清王朝,敲醒了沉睡的國民,仍然難以挽救自己的命運。新意識重新涌進董玉龍等人的心里,他們也因此就有了新的希望。
上一篇:《神州擂》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神通小飛龍》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