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劍》
【本書體例】
梁羽生著。48回,103萬字。香港偉青書店版。
云浩是明朝英宗年間武狀元云重之子,武林中天下第一劍客張丹楓的內侄,人稱云大俠。他只身來到桂林約見老友金刀鐵掌單拔群和新交一柱擎天雷震岳,不料在七星巖遭到仇人的暗算,幸得琴仙陳琴翁及其孫兒陳石星的營救,保留住了張丹楓托他轉交天山派霍天都的無名劍譜。追殺云浩的兇手是邪派人物厲抗天、尚寶山及毒龍幫鐵敖,而幕后策劃者則是在朝權貴龍文生及其侄兒龍成斌。而云、陳諸人皆不知內幕。陳琴翁為營救云浩而身死,云浩自知難逃死地,臨終前托付寶刀和劍譜給陳石星,讓他轉交給愛女云瑚,并指點他去石林拜張丹楓為師。
陳石星謁至師門,正遇厲抗天尚寶山等人到石林尋仇,張丹楓窮盡功力,殺死頑兇,但身心交瘁,死期在即。臨終前,他收陳石星為關門弟子,指點玄功要訣和無名劍法,并贈白虹、青冥二劍,意欲陳石星與云瑚結為夫婦,雪恥復仇,報國報民。白虹、青冥二劍原是張丹楓及其夫人云蕾的佩戴寶劍,曾以雙劍合璧威鎮武林。陳石星用祖傳古琴為師傅奏了一曲“廣陵散”曲。
陳石星隱居石林、磨劍三年,武功大成。他抱負使命,準備去大同尋找云浩,卻在途中遇到大理毆氏小王子毆劍平,二人意氣相投,結拜成交。陳石星始知毆、云二家乃為世交,而毆劍平年大不娶,只是一心深愛云瑚,不禁心事蕭條。他來到大同云府,意外地遇見了身負重疴的云夫人,才知道殺害云浩和祖父的真兇是龍家叔侄。云夫人早年因受蒙騙,一念之差竟拋夫棄子再嫁龍文生,不料龍文生為人奸猾,巴結權貴,枉法殉私,勾結瓦剌外族,賣國求榮。云夫人悔意漸生,積郁成疾。在陳石星的幫助下,云夫人投奔西北義軍金刀寨主周山民,臨終前她見到了朝思暮想的女兒云瑚,并把云瑚托付給陳石星。
陳石星自覺身世卑微,因而雖然心底深愛云瑚,但總想成全毆、云好事。其實云瑚自消除了對陳石星的種種誤解后,早已芳心春動,這種愛情是與毆劍平之間的兄妹之情所不能替代的。
陳云二從聯袂南行,來到桂林。正逢陽朔楊虎符“八仙迎賓”在碧蓮峰召開群英會。龍文生。龍文生早派得力助手章鐵夫暗中策反,殺害抗侵志士。雷震岳假戲真唱騙得章鐵夫的聯絡圖,繼爾寶劍誅之。至此陳石星才消除了雷震岳謀殺陳、云二人的種種謠傳。
在桂林,陳石星又逢失戀的毆劍平,不禁自輕自賤,撇下云瑚,暗贈古琴、不別而去。他在途中認識了武林前輩丘遲的養女韓芷,丘遲死前留下遺書,要招陳為婿。陳石星好生為難,準備把韓芷送到周山民的義軍中去。
毆、云在陳石星只身北行后,始信情緣不可更替,便至大同尋找陳石星。陳、云和好如初,琴心劍氣,激昂高亢,而毆、韓亦生愛情,誓盟終身。
其時皇上朱見深惑于奸臣,懾于瓦剌外侵,朝綱不整。陳、云只身來到京城,夜入皇宮,逼迫朱見深答允除奸用良,抵抗外侮。毆韓二人亦來京城,韓芷尋到了生父池梁,池梁是江南八仙之七葛南威的師叔。韓葛二家早已為子女指腹為婚。葛南威的戀人杜素素不明真相,傷心往事,竟避開了葛南威。其實這是一次誤會。
其時周山民義軍屢勝侵略者,聲威日熾。周山民派陳石星、云瑚、葛南威三人去太湖,乘為太湖幫王元振獻壽之際聯系東南英雄共同抗侮,其次是為了尋找杜素素。
而瓦刺特使濮陽昆吾早已聯絡了蘇州黑道人物殷紀等人,以杜素素作誘耳設下騙局拘捕了葛南威,脅迫他陷害陳、云。幸得單拔群和邪教巫三娘的女兒巫秀花的營救,葛南威得以脫身,見到了杜素素。而雷震岳此時也來到蘇杭。
在王元振的拜壽會上,東南英雄畢至,圖謀大業。不料來了一個號稱東海龍王的司空闊,爭奪武林霸主之席。群雄激憤,比武奪魁。杜素素劍傷輕薄之徒柳搖風,而陳石星與云瑚雙劍合璧挫敗司空闊,司空闊敗陣而逃,投奔了龍文生。東南群雄都愿意攜手抗敵。
東南群雄來了之后,陳、云二人再次入京,二進皇宮,督促朱見深踐言除奸。而龍文生早已得知自己權勢已去,在司空闊、濮陽昆吾的掩護下逃往瓦剌。陳云二人追蹤阻殺,在大同殺死了龍文生的侄兒龍成斌,龍文生來到瓦剌,寄居在右賢工帳下,繼續與義軍作對。陳云二人聯劍北行來到瓦剌,意欲暗殺龍文生。但右賢王府邸防范嚴密。陳云二人在和平主義者阿璞將軍的幫助下,入得虎穴,在小山坡上殺死了龍文生,終于報了家仇,除了奸臣。
陳、云二人力戰高手,脫離了險情,陳石星身負重傷。阿璞將軍的門下慕容珪送給陳石星一枚碩大的何首烏。其實這是一棵“毒孩兒”,其毒無比。原來慕容珪是右賢王安插在阿璞將軍身邊的暗探,見不能生擒陳石星,是用此計。
陳石星食下幾片毒孩兒,毒性發作,幸逢山中名醫指點,尚能維持生命幾月。陳石星決定趕赴天山,完成師傅囑托的使命,送無名劍譜給霍天都。陳石星自知自己生命無多,擔心云瑚殺身殉情。好心的名醫在自己簡陋的草棚里為陳云二人舉辦了婚禮,此后云瑚有孕在身,不敢輕生了。陳云二人不日來到天山腳下,正遇避難天山的葛南威、杜素素二人。尋仇之人就是輕浮之徒柳搖風的父母柳樹莊、孟蘭君。四人迎戰柳孟夫婦,但陳石星功力大不如前,已呈敗跡。正在危急之時,霍天都到來,打敗敵人。而陳石星由于用功過猛,毒性發作,命在頃刻,他見過師兄后,奏了一曲廣陵散,琴聲激昂而低沉,歡樂而凄切。琴終弦斷,陳石星瞌然長逝。云瑚暈倒在地。真是劍氣消沉,廣陵散絕。
“廣陵劍”,是廣陵散曲與無名劍法的合稱。一是道不盡的詩情款曲,一是炫人眼目的縱橫劍氣;一是愛情、友誼、家國身世感嘆的象征,一是飛揚、灑脫、伸張正義的俠義代表,合二而為“武、俠”。《廣陵劍》起碼由上述兩個部分也即兩條線索——廣陵散曲——愛情友誼和無名劍法——家仇國恨——疊合交錯而成。
陳石星是陳琴翁的孫子,是當世“廣陵散曲”妙音唯一嫡傳弄弦人,還是天下第一劍客張丹楓的關門弟子,是“無名劍法”唯一真傳的少俠。他的經歷同大多武俠小說中的同類相似,上山尋師學藝,下山尋敵報仇。他的仇人,是云瑚的仇人,也是國家的仇人,他就是手握重兵、懷抱朝權的奸臣龍文生。在殺仇除奸的過程中,他與云瑚經歷了三個階段,行刺暗殺,脅迫皇上除殺,塞北追殺。這三個階段表現了報仇雪恥、為國除奸的誓不罷休、九死不悔的大英雄、大俠士的本色,其豪情可干青霄。為國為民,俠之大者,九死不悔,雖死猶生。陳石星命運的“劍氣消沉,廣陵散絕”的悲劇性結局,就體現了這種“俠義法則”。這是中國武俠小說及事功觀念中古典的,典型的“陽剛之美”。
然而大英雄,大俠士盡管在外在事功中可以任性而為、率性而發,執稟俠義,從而顯得灑脫、通達,但心靈情感一隅卻難做到性情自由,顯得十足的局促狹隘。陳石星敢于懷疑一柱擎天雷震岳,敢于觸犯龍顏,寄刀投簡,敢于行刺國臣,追殺塞北,有這份豪情壯志,他卻不敢毫無滯礙地追救云瑚的愛情。如果這種猶豫徘徊的愛情態度表現出人物愛情心理的微妙和人物性格的豐富性,那么這些描寫倒不失其審美的價值。但是陳石星之所以不敢愛、不能愛、不愿愛云瑚,是因為好友毆劍平先愛上了云瑚。盡管云瑚堅貞不渝地愛著他,陳石星還是要一邊痛苦萬分一邊做出“君子不奪人之所愛”的事情來。如果以為“為友誼而恭讓愛情”可以體現大俠士、大英雄的豪情俠義,那也只是作者的意思,是作者的觀念,而不是形象所流露出來的真義。愛情糾葛中的陳石星具有虛偽的“謙謙君子”風度,與外在事功中的陳石星判若兩人。這是以觀念的演繹代替真實的描寫所必然出現的結局。
用倫理情感束縛內心至情至性的自由,用“禮、義、忠、信”的觀念規范心靈真實的活動,從而存天理俠義,成英雄俠士,這是梁氏小說塑造人物諸如陳石星的共同特征。因而人物比如陳石星,一方是勞心竭力肩負重任行事通達的英雄俠士,另一方面又是庸庸碌碌從俗隨禮的“小人物”。
上一篇:《幽靈門》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康熙劍俠圖》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