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佳氣
【出典】 晉·陶潛《陶淵明集》卷三《飲酒詩二十首》其五:“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唐·杜審言《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應制》詩:“云標金闕迥,樹杪玉堂懸。半嶺通佳氣,中峰繞瑞煙。”(見《全唐詩》卷六二)
【釋義】 陶淵明用“山氣日夕佳”描寫山中氤氳之氣。杜審言在詩中則寫出了山氣與帝京佳氣相通,后世遂亦以“佳氣”描寫山氣。
【例句】 ①龍門隔如參井,青城佳氣與天參。(王質《泛蘭舟·譙天授畫象》1648)譙天授歸蜀后居青城。青城為蜀中名山,故用“佳氣”典描寫其山嵐煙氣。②鄮峰凝瑞,鄞水浮佳氣。(李淛《千秋歲·四明趙制置、史開府勸鄉老眾賓酒》1672)這里用祥瑞的佳氣描寫鄮峰、鄞水之上所彌漫的氤氳之氣。
上一篇:典故《佳氣》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儉池》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