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天女傳》
【本書體例】
梁羽生著。5冊。香港偉青書店出版。
青城派劍客蕭青峰為避強仇,隱姓埋名十余年,在西藏薩迦宗宣慰使陳定基家中做教師。不料最終仍被仇家發現,只好在其徒陳天宇陪同下,遠去藏邊。適逢清廷正欲護送喇嘛教圣物金本巴瓶至西藏拉薩,江湖異人為此紛紛前來,或欲奪取,或欲保護,迭起紛爭。蕭陳師徒亦被卷入紛爭之中,每遇兇險,均被少年劍客,天山掌門唐曉瀾之子唐經天所救。
金瓶事件的喧囂攪擾了幽居天湖之濱冰峰之上的白爾國小公主冰川天女。冰川天女系桂華之女桂冰娥,武功高深莫測,容顏清華絕世,向被傳為神話人物。天女現身,以超絕武功震懾群豪,捺平紛爭,化解恩怨。桂冰娥、唐經天二人本是人中龍鳳,絕代雙嬌,一見之下,互生慕意。但冰川天女性情孤傲,冷言拒絕唐經天請她下山的要求,并約唐經天論劍比武。
日后冰山驟發地震,冰峰倒塌,玉宮遭損,冰川天女和眾侍女離散,獨自離別冰川玉宮,悵然下山。至丹達山口,適逢武林各派人士與清廷官兵為搶奪金本巴瓶展開一場大混戰,冰川天女陡然現身,如從天降,以卓絕武功強奪金瓶,且當禮品送給了唐經天。唐經天為防患西藏動亂,本著西藏“寧與清室,不與番邦”的原則,將金瓶交還給清廷官員,使金瓶得以順利到達拉薩。
金瓶事件告以終結之后,冰川天女與唐經天二人聯袂漫行,一路談笑嬉耍,不覺日漸情增意長,唐經天遂邀請冰川天女去天山游玩,但冰川天女因乃父當年與唐曉瀾比劍技輸一籌,故對天山心存芥蒂,執意不去。唐經天一籌莫展之下,取其表妹李沁梅之計,將冰川天女騙上天山,冰川天女上天山以后,誤認唐經天之母馮瑛為馮琳(因馮琳天性難移未脫稚氣,曾戲耍過冰川天女),一時氣忿展開誤斗,冰川天女連連受挫,誤會加深,遂忍辱負氣獨離天山。唐、桂二人因此情感出現波折。
冰川天女離天山后幾經輾轉,決定去四川峨嵋山尋其伯父、中原武林泰斗冒川生,途中偶遇少年奇俠“毒手瘋丐”金世遺。金世遺乃江湖異人“毒龍尊者”的唯一傳人,因其自幼遍歷苦難,故養成冷僻孤傲的性格,性情舉止大悖常理,于眾多武林人士所不容。但冰川天女不拘世情,反而對金世遺抱以同情,金世遺也將冰川天女當做“天下唯一看得起自己”的人,遂若即若離尾隨冰川天女一同上峨嵋山。此時唐經天為尋找冰川天女,亦在此途中,但因金世遺在其中搗鬼,雙方誤會更深。
到峨嵋山后,正值冒川生舉行十年一次的升山結緣、點化武功的盛會,武林中各派人士蜂涌而至,在此期間,唐經天的表妹李沁梅與金世遺相識,少女初開情竇,金世遺亦把她當做“天下第二個看得起自己的人”。
結緣盛會上,崆峒高手洞冥子,黃石道人、西藏魔頭血神子等無端挑釁,冰川天女、唐經天、金世遺三人各施絕學,力斗兇頑,最終在呂四娘的幫助下挫敗敵手。盛會之后,冒川生圓寂,由冰川天女繼任太上掌門。經此一戰,唐經天和冰川天女誤會消除,和好如初。但金世遺身中毒爪,加之其所練功法亦非正道,以至走火入魔,暫失理性狂奔而走。呂四娘情知須用天山碧靈丹延其生命,加以天山正宗內功祛其心魔,方可拯救金世遺性命,遂命唐經天下山尋找金世遺以救之。
其后冰川天女回轉西藏,來到薩迦。唐經天因尋找金世遺也來到此處,與陳天宇相逢。其時正值白喇嘛教在薩迦舉行開光大典,薩迦大涅巴俄馬登受印度國指使,尋找事端掀起動亂,矛頭直指駐藏宣慰使陳定基(陳天宇之父),危急之時,冰川天女、唐經天、金世遺等毅然出手,使俄馬登的陰謀未能得逞。但金世遺因心態變異,由極度自卑而至極度自尊,拒不接受唐經天的救助,仍不顧性命所剩無日,一味恣意狂傲,獨行江湖。
不久清廷要犯龍靈矯忽被一西域僧劫走,唐經天意欲探明其中究竟,急往西追。其時冰川天女亦聞知其表兄、白爾國王對外窮兵黷武,結怨四鄰,甚至覬覦中國,正欲西去勸止,遂和唐經天同往西行。
一行人且戰且走,行至喜馬拉雅山下,方知劫走龍靈矯的西域僧正是白爾國國師,其目的是想借龍靈矯之力進犯中國。當時白爾國王已屯兵山谷,準備入侵西藏。冰川天女嚴詞以責,白爾國王一懼怕中國勢力,二難逆本國民心,終不敢貿然而犯。在此期間,中國武林俠士和白爾國及歐洲武士比武斗藝,唐經天、冰川天女等大顯神通,使外國武士望而生畏,白爾國國王更是膽戰心驚。
其時天山派掌門唐曉瀾、馮瑛夫婦亦來到喜馬拉雅山。唐曉瀾在力挫東歐和阿拉伯諸國第一高手高摩達多之后,又和高摩達多展開了攀登珠穆郎瑪峰的艱苦卓絕的登山比賽,最終以高摩達多墜落身亡而告失敗。
與此同時,金世遺也抱著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的狂傲想法,正獨自攀行在冰峰絕壁之上。就在他魔火攻心兇險萬分之際,少女李沁梅的愛情感召力以及唐曉瀾的天山正宗功力使他恢復神智,擺脫死亡。
呂四娘、唐曉瀾、馮瑛三位絕世高人,矗立冰雪之上,仰望無法攀越的珠峰絕頂,感慨無限。
冰川天女,唐經天等晚一輩俠客為尋找金世遺也攀上雪峰。而此時金世遺已在這冰雪世界中悄悄走掉,獨歸蛇島,以圖拯救沿海生靈,只在冰壁之上,留下他愴然的詩句。
一行人默默下山,走出山谷,又回到陽光明媚的草原。草原上已有了第一批旅人,唱起了他們的“流浪者之歌”。
如果說梁羽生的小說具有深沉的歷史感,更多地寫人世間的大是大非、大正大邪、大善大惡,那么《冰川天女傳》則一反常態,以人為本,更多地寫了人情人性以至世態心態,其中善惡難分,是非難辨,但正因如此,作者才得以不受狗束,恣意揮灑,施展平生絕學,漫筆行文如行云流水,奇偉瑰怪。也正因如此,讀者方能夠和書中人物產生通感,相互“結緣”,讀時癡迷沉醉,掩卷玩味無窮。《冰川天女傳》被認為是梁羽生的代表作之一,實在當之無愧。即便稱它為梁羽生的最佳作品,也不為過。
久居冰宮不染世塵、被人視為超凡仙子的冰川天女,逢少年劍俠唐經天之后,芳心萌動,竟不惜一改初衷,棄宮而走,伴隨唐經天做“入世”之旅。仙耶?人耶?
足以引起西藏內亂、乃至驚動幾國武林人士人人欲奪的金本巴瓶,冰川天女卻視之如玩物,竟當做禮品送給唐經天。是也?非也?
性情冷僻孤傲、舉止大悖常理的金世遺,專以懲治武林成名人士為樂,向為眾多武林人士所不齒,然而又常常有舍己救人之義舉,乃至最終離群獨歸蛇島,以圖拯救沿海生靈。正呢?邪呢?
冰峰絕壁之上,死亡危難之中,諸多仇家相逢,卻恩怨全消,甚至不乏善言義舉,相互救助。此時此境,仁人義士也罷,六煞魔頭也罷,俱顯其人之本性。善乎?惡乎?
是是非非善善惡惡正正邪邪,俱于冰峰雪壁之下煙消云散,化做蝴蝶,唯留人性永存天地之間。而與此同時,作者則通過三大絕世高人面對無法攀越的珠穆朗瑪峰而仰天長嗟的情節,把小說的最高主題,亦即人和自然的主題莊嚴推出。
若說“人和自然的主題是永恒的主題,”《冰川天女傳》則把握了永恒。
若說:“文學是人學”,《冰川天女傳》則暗合了其中玄機。
此外,本書想象之神奇豐富,結構之精巧細微,情節之曲折離奇,行文之灑脫靈逸,語言之酣暢瑰麗,意境之美,情調之濃,俱已達通玄之境、妙到毫巔,使人們在閱讀之時,得以于微小處見真章,于無聲處聽驚雷,各取其愛,各悟所得。梁羽生先生潛心修練而偶得的“神來之作”堪稱新武俠小說中觀止神品。
上一篇:《六合門》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冰河洗劍錄》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