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魏晉南北朝·宦者傳論》簡析
范曄著。見《后漢書》,收于《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上編第二冊。宦者即宦官,是宮廷內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官員,本不參預朝政,因其常與皇帝接近,遂逐漸取得政治實權。東漢后期,宦官專權曾給國家和人民造成極大的危害,成為漢王朝覆亡的重要原因。本篇著重敘述了宦官勢力囂張的始末。指出從古代典籍記載看,“宦人之在王朝”,確是由來已久,但宦官得以裂土封侯則始于東漢和帝。因君王幼弱,女主稱制,遂“不得不委用刑人”,使往時執掌“掖庭永巷之職,閨牖房闥之任”的宦官成為“手握王爵,口含天憲”的重臣。對他們光寵黨類,誅殺明賢的殘暴行為進行了批判,并揭露了他們貪得無厭、驕橫奢侈、剝削宰割百姓的罪惡嘴臉。認為使“海內嗟毒,志士窮棲”,漢朝綱紀大壞,帝位遷移,宦官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全文意旨精深,感情激烈,辭采華美,筆勢縱放。
上一篇:《散文·宋金元·宜黃縣學記》簡析
下一篇:《散文·宋金元·宦者傳論》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