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兩漢·刺世疾邪賦》簡析
趙壹著。見《后漢書·趙壹傳》,收于《歷代文選》上冊。東漢末年,宦官專權,朝政腐敗,自朝廷到地方官員鬻爵賣官、公開受賄,以致小人得志,剛直之士橫遭殘害。面對當時黑暗現實,作者出于自己的不幸遭遇,發而為賦。賦中以犀利的詞句、激憤的情緒,揭露黑暗邪惡的社會世態,抨擊宦官豪強的罪惡行徑,辛辣地諷刺世俗小人的“舐痔結駟”的丑態。文章指出,五帝三王以來,“德政不能救世”,到漢末,統治者不惜生民,“唯利己而自足”。于是社會風氣敗壞,“佞諂日熾”“撫拍豪強”,無恥小人成為圣賢,飛揚跋扈;忠直之士雖滿腹經綸,卻無路可進,甚至遭殃受害,埋名隱居。作者認為,這是非顛倒的社會猶如無舵之舟,必將為海浪所覆,對封建統治的危機深表憂慮。同時尖銳地指出,這些社會弊端的根源,在于“執政之非賢”,把矛頭直指包括皇帝在內的封建統治階級,富有強烈的反抗精神。
上一篇:《散文·到宜興去》簡析
下一篇:《散文·魏晉南北朝·前出師表》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