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甕頭吏部
【出典】 見“畢卓身夜甕”條。
【釋義】 晉代吏部郎畢卓好酒而不拘禮法,曾入鄰舍郎甕間偷飲酒而被人綁縛,被釋后又與鄰舍郎相飲于甕側。后遂用以詠酒徒。
【例句】 也應竹里著行廚,已向甕頭防吏部。(辛棄疾《玉樓春·客有游山者,忘攜具,以詞來索酒,用韻以答,時余有事不往》1907)這里用畢吏部到鄰舍偷酒飲之典與“客”戲謔,言自己還是應給他在山上設立行廚,為他送酒,以防止他自己竊酒而飲。
宋詞典故·甕頭吏部
【出典】 見“畢卓身夜甕”條。
【釋義】 晉代吏部郎畢卓好酒而不拘禮法,曾入鄰舍郎甕間偷飲酒而被人綁縛,被釋后又與鄰舍郎相飲于甕側。后遂用以詠酒徒。
【例句】 也應竹里著行廚,已向甕頭防吏部。(辛棄疾《玉樓春·客有游山者,忘攜具,以詞來索酒,用韻以答,時余有事不往》1907)這里用畢吏部到鄰舍偷酒飲之典與“客”戲謔,言自己還是應給他在山上設立行廚,為他送酒,以防止他自己竊酒而飲。
上一篇:典故《甕中蛇》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甕有余春》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