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宋金元·刑賞忠厚之至論》簡析
蘇軾著。選自《蘇東坡集》,收于《古文觀止》。這是作者早年所寫的一篇政論文。文章在論述賞罰問題時先以唐堯、虞舜均以忠厚仁愛為本作為立論的根據,說明賞與罰的出發點在于勸善懲惡,而懲惡的目的在于使人棄舊圖新。因此用刑時必須以“哀憐無辜之心”,采取審慎態度。接著以唐堯在對待死刑問題上的慎之又慎的作法為例,反復說明在“罪疑”、“功疑”時,寧可獎勵過頭,不應懲罪失宜,以達到“廣恩”和“慎刑”的要求。由此推出賞罰只能在一定范圍之內發生作用,而最根本的是君王應以忠厚仁愛之道廣施天下,這便是“忠厚之至”。最后提出君王一喜一怒都需符合忠厚之道,賞罰的原則是:“立法貴嚴,而責人貴寬”,點明題旨,總結全文。本文以儒家仁政思想為出發點,但并非一味提倡寬恕,其中有關審刑、嚴法等觀點有其一定的積極意義。全篇借古人與典籍為據,說理曉暢,文勢貫一,結構嚴密。
上一篇:《當代散文作品·刑場上的婚禮》簡析
下一篇:《散文·到宜興去》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