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公子狠使噪脾錢,賢丈人巧賺回頭婿》簡介|鑒賞
明代白話短篇小說。見《二刻拍案驚奇》卷之二十二。故事源出《覓燈因話》。敘:
姚公子出身豪富之家,積財巨萬,自父去世后,在無賴門客的唆使下,大肆揮霍,又不聽岳父上官翁,妻子上官氏和鄰居張三翁的好意勸告,幾年內把家資耗盡。這時,他孤苦伶仃,再也無人憫憐了。上官翁托張三翁假意用四十兩銀子買回姚妻,暗中觀察他的行止。姚公子很快將四十兩銀子還了債,又身無分文,只好去討飯度日,仍不得溫飽。上官翁見他處境艱難,似有悔改之意,就叫莊客假扮家主,雇他前來幫工,將自己一間雜房給他居住,并陸續給他一錢、五錢銀子進行試探。姚公子極其珍惜,將這些零碎銀子積攢起來,以作經營資本。上官翁見浪子回頭,就對他說出事情的全部真相。姚公子極為感動。
小說敘寫姚公子“浪子回頭”的故事,意在闡揚市民階層在追求幸福生活時,所應遵守的倫理道德標準: 要知稼穡的艱難。這是當時不少市民文學中反復表述過的主題,但本篇小說的故事情節更為完整,人物形象益加鮮明,藝術感染力尤其強烈。作品通過張三翁勸告姚公子的話,說明積蓄財富的艱難: “早起晏眠,算盤天下,文書簿籍不離于手。別人少他分毫,也要算將出來,變面變孔,費唇費舌”,可視為市民們的生活哲學。小說寫姚公子轉變的過程相當生動,合情合理。岳丈上官翁只寥寥幾筆,就相當鮮明地勾勒出他的性格特征。奸徒賈清夫、趙能武的無賴面目,也刻劃得一一畢現。小說又注意運用對比手法,在姚公子對賈、趙兩人前后截然不同的態度對照中,深化了主題。
上一篇:《病榻遺言》簡介|鑒賞
下一篇:《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