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先秦·五蠹》簡析
韓非著。見《韓非子》。這篇政論文集中體現了韓非的政治思想。五蠹,指學者(儒家)、言談者(縱橫家)、帶劍者(游俠)、患御者(依附權貴之人)和工商之民。作者認為他們無益于耕戰,是有害于社會的“蠹蟲”。文中反復說明由于社會的變化發展,治國者應研究當前社會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實際需要的政治措施,“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在提出“不期修古,不法??伞钡挠^點中,作者認為只有法治學說才符合當今的時代潮流。文中批駁儒家空談“仁義”,主張在亂世之時應“重賞嚴誅”,以法治國,抨擊了當時的復古守舊勢力,持論頗有積極意義,表現了法家的進步史觀。作者主張重農業和養軍隊,以利于國家富強,亦可取;但將工商、學者視為蛀蟲,則是褊狹之見。又說上古之民在受天災時全靠圣人解救,亦是歷史局限。全篇廣引史實,借古論今,對比鮮明,邏輯性強。
上一篇:《散文·唐代·五箴》簡析
下一篇:《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