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宋金元·答吳充秀才書》簡析
歐陽修著。見《歐陽文忠公文集》,收于《中國歷代散文選》下冊。這封答書著重論述了文與道的關系。信中先說吳充的文稿,雖只有幾百字,但讀時感到“浩乎若千萬言之多”,猶如江河奔瀉,“辭豐意雄”。然后指出,為文以明“道”,這一目的很難達到。原因在于一般作者以文為文,只做“職于文”的“文士”,而“棄百事不關于心”。并以孔子、孟子為例,說明具有豐富的知識和閱歷才能明道,“道勝者文不難而自至”;而揚雄諸人極力從語言形式上模仿圣人,“此道不足而強言者也”。后世文士,以為只要“終日不出于軒序”,閉門寫作,結果“愈力愈勤而愈不至”。作者所說的“道”,仍局限于儒家之道,但他強調作者的思想修養、實際生活對創作的決定作用。這一觀點比韓愈“文以載道”、柳宗元“文以明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上一篇:《散文·魏晉南北朝·答盧諶書》簡析
下一篇:《散文·筵前》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