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明代·浣花溪記》簡析
鐘惺著。見《隱秀軒文集》,收于《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下編第一冊。唐肅宗乾元二年(759),杜甫流亡到成都時曾住在浣花溪畔草堂里,次年自筑草堂,居住三年余,寫下大量不朽詩篇,為后人瞻仰勝地。本文生動地描繪了成都浣花溪及杜工部祠,并抒發作者對杜甫追懷敬仰之情。文章以作者從“出成都南門”后的行蹤為線索,寫一路所見所感。先寫浣花溪草堂附近,溪水碧清,蜿蜒曲折;過武侯祠、梵安寺,瞻仰杜工部祠,見杜甫畫像神態清古,石碑漶漫難辨。最后抒發議論,認為如嚴武不死,杜甫可長居浣花溪,足見“忠患之于朋友大矣哉!”對杜甫在窮愁奔走中猶能擇勝而居的安詳鎮靜胸懷深表敬意。
上一篇:《散文·宋金元·活板》簡析
下一篇:《散文·海上》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