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球緣》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
又名《烈女驚魂傳》、《巧冤家》。不題撰人。四卷二十九回,咸豐元年 (1851) 廣東桂富堂新刻小本。
書敘明代萬歷年間,神宗皇帝的妹夫鎮(zhèn)國公胡豹回故鄉(xiāng)襄陽為母祝壽。其外甥唐玉龍來拜壽時,因傷人命逃往大雁山落草為寇。胡豹素懷貳志,囑云龍招兵買馬,預(yù)謀反叛。其三子胡云福依仗權(quán)勢橫行不法,強搶民女朱秀霞,殺死朱母,秀霞被逼撞石而死。知縣雷象星巴結(jié)權(quán)貴,將證人張玉誣為兇手,當堂夾斃,又將朱父百容打入牢獄。知府何象峰雖欲為朱家伸張正義,卻被李巡撫阻攔,遂囑秀霞之弟朱能赴京部控。朱能與綢緞商黃世榮之女素娟原有婚煙之約,賴黃世榮、潘成等親友資助進京,途中不幸患病,行李銀兩被盜,昏迷中被開店為業(yè)的劉承恩搭救。黃世榮正擬赴京探詢朱能消息,適逢鐵威前來面謝黃世榮的搭救之恩。原來鐵威與唐云龍因途中撞馬相斗,險些喪命,幸遇黃世榮勸解得救。其后鐵威又在為古寺打撈石獅時結(jié)識施賽全,卻不知他是黃世榮之妾施賽西的兄長。鐵威在黃家偶見素娟美貌,頓生惡念,遂買通家人黃安,假稱黃世榮在進京途中病危,將黃家眷屬騙至鐵威家中逼親。巧遇賽全前來,向妹妹問明情由,灌醉鐵威,殺死黃安,救走眾人。鐵威發(fā)覺來追,貴保逃散不敢還家,遂赴京尋父,素絹則為全節(jié)而投河。貴保在窮途末路中被李建中搭救,認作侄兒,并派家人護送他進京投奔其弟建良。途中遇見朱能,二人結(jié)伴到京后,適逢賽全來尋貴保,遂修家書帶回。建良勸朱能先取功名再報家仇。秋闈朱能得中第二名武魁,拜見兵部尚書何維柏時呈上其弟何象峰的書信。上元節(jié)皇帝改裝微行,得識貴保,深賞其才。素娟投水被張居正官船救起,為之出謀劃策收服倭寇,被收為義女,定在上元節(jié)午時登采樓拋繡球擇婿。朱能去看熱鬧,恰被擲中,只因家仇未報,一時不肯應(yīng)允。貴保、朱能分別得中文、武狀元,遂與何維柏、張居正等共劾胡豹父子無法無天圖謀造反,神宗欲設(shè)計召回胡豹父子,不料左都御史宋瓊暗給胡豹通風(fēng)報信。胡豹撕圣旨,鞭來使,并將反對他造反的何象峰逮捕下獄。禁子梁玉、陳升暗將朱百容、何象峰家眷放走。朝廷派唐坤為元帥、朱能為先鋒、貴保為參謀領(lǐng)兵征討胡豹。胡豹背著老母妻子準備抵抗。皇姑知道后,婆媳倆苦諫,胡豹不從,追殺皇姑時誤殺其母,遂將皇姑囚禁。其長子云光知父謀反吞金自殺,次子云光則到官自首。胡豹調(diào)集各地死黨對抗朝廷,屢遭失敗。長沙游府陳隆用赤身尼姑妓女設(shè)下落魂陣,大敗唐坤、朱能,幸得朱秀霞顯靈搭救。貴保以純陽克純陰,大破落魂陣。胡豹派云福同施賽全去大雁山尋唐玉龍搬兵。賽全幫朱能活捉云福,又與貴保商量,讓唐坤以叔侄關(guān)系寫信勸玉龍歸降。玉龍知外祖母已死于胡豹之手,便同賽全賺開城門活捉胡豹、雷象星、鐵威等叛逆,救出何象峰。眾人押解各犯并護送皇姑回朝,朱能、貴保等俱受封賞,朱秀霞封貞烈仙姑; 而各犯則或凌遲、或發(fā)配、或斬首。神宗問明朱能與素娟的一段姻緣,為二人作媒成婚,并賜素娟女中狀元,又作主將太師楊聰之女嫁給貴保。大功告成后,眾人衣錦還鄉(xiāng),恩仇盡報。
在描寫英雄兒女悲歡離合故事的通俗小說中,此書算不上引人注目的上乘佳作,其故事情節(jié)不太復(fù)雜,出現(xiàn)的人物也數(shù)量有限,從總體上看,甚至可以說未曾脫出前人窠臼; 但是作者卻以簡潔流暢的文筆為讀者展現(xiàn)了十分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比較深刻地揭示了嚴重的社會矛盾。這部小說問世于清咸豐元年 (1851),其時,日趨沒落的大清帝國已經(jīng)踏上了窮途末路。吏治腐敗、列強入侵,使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都達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鴉片戰(zhàn)爭的隆隆炮聲喚醒了一批有良知的人們,他們在迷惘中摸索,在痛苦中反省,在幻想中尋求濟世良方,其態(tài)度的認真令人肅然起敬。《繡球緣》的作者注意到外族入侵的現(xiàn)實與明代后期倭寇之患的某些歷史相似現(xiàn)象,把故事背景置于明代萬歷年間,以古喻今,借此表達了一種期待蓋世英才和圣君賢相平外患、除奸佞、保國安民的愿望。只是這種歷史的比附實在太牽強,因而小說竟不惜違背歷史的真實,把昏庸透頂、終年不理朝政的明神宗朱翊鈞改扮成禮賢下士、體察民情的圣明天子。但這并沒太多妨礙作者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廣度和深度。綜覽全書,上自帝王將相、皇親國戚,下至地方豪強、吏卒百姓;外起島國倭寇,內(nèi)及山寨大王,形形色色的人物以善惡美丑各異的形象紛然登場,表現(xiàn)出非常鮮明的愛憎褒貶和審美情趣。
胡豹、胡云福父子是作者著力鞭撻的反面人物。他們身為皇親國戚,一方面依仗權(quán)勢橫行鄉(xiāng)里,草菅人命,另一方面又懷有險惡而強烈的政治野心。胡豹不僅縱子作惡,還暗中拉攏黨羽、培植勢力,積極準備與朝廷對抗,并進一步取而代之。為了滿足急遽膨脹的政治貪欲,他甚至不惜干出殺母囚妻的禽獸行徑。他們父子倆是全書矛盾的焦點,集中體現(xiàn)了荒淫無恥、貪婪殘暴、無情無義、狂妄無知的丑惡本性。以胡氏父子為中心,再加上雷象星、宋瓊那樣一幫貪贓枉法、為虎作倀的貪官污吏和鐵威那種豪強惡霸,結(jié)成了一張巨大的網(wǎng),把朱能、黃貴保等商賈市民壓迫得透不過氣來,反映了封建時代不可擺脫的政治沖突醞釀、積聚的起因。這張罪惡之網(wǎng)所依附的正是以皇帝為首的封建王朝。本來朱能等平民百姓如果不甘心忍受屈辱,除了死與反抗,通過告狀獲勝的希望極其渺茫,而作者卻偏偏為他們安排了這樣的出路。作者具有憂國憂民的意識,但在內(nèi)憂外患交加的嚴峻形勢面前,他看不到新的出路,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封建王朝的自我調(diào)節(jié)和補偏救弊上。他不可能超脫封建正統(tǒng)思想的束縛,不敢冒犯圣明天子的無上權(quán)威,卻揭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基本事實:欺壓百姓、橫行霸道的胡豹父子與封建王朝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難割難分的聯(lián)系。作者雖然讓朱能在進京部控這條道上達到了目的,卻又對封建時代“八字衙門朝南開,無權(quán)無錢莫進來”的黑暗現(xiàn)實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第七回中劉承恩便曾感嘆道:“老拙天生熱腸,聞兄說出如許悲凄,恨不得舉囊相助。但進京部控,使費浩繁,非萬緡不能了事。自恨鞭長力薄,一時措辦不及耳!”有些產(chǎn)業(yè)的人家尚且如此,赤貧百姓更何以堪! 朱能若無黃世榮等人的資助,只怕對此途也不敢問津。第十二回中朱能進京后即欲告狀申冤,李建良勸道:“近來勢利的世界,正系貧不與富敵,貴不與官爭,我勸賢侄不可心急,待等考過秋闈,等金榜題名,此時更易為力?!笨梢娙魺o權(quán)勢地位,即便有府尊的支持,兵部尚書的照應(yīng),也難斗倒胡家父子。即此不難見出作者對社會黑暗的揭露和批判何等深刻有力!
朱能、黃貴保是受害者。作者依照自己的主觀愿望為他們指引了一條曲折坎坷而又撒滿芬芳鮮花的光明之路。他們年輕有為,文武雙全,雖然一時蒙難,卻終究會飛黃騰達,建功立業(yè)。在他們身上寄寓著作者的理想。除了金榜題名的揚揚得意和洞房花燭的幸福甜蜜,他們還有幸親帥兵馬為國討賊,為民除害,為自家報仇。這雖然不曾脫出凡事無不美滿的陳言舊套,卻令人讀后為之大快,使沉重的抑郁情緒得到渲泄,使他們在痛苦中得到一點慰籍和歡樂。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這種恩仇盡報,美滿團圓的結(jié)局才會在傳統(tǒng)的中國通俗小說中層出不窮,屢見不鮮。
在小說所寫的幾位婦女形象中,黃素娟是作者極力稱頌贊美的人物。她年輕貌美,“生得千嬌百媚”,又“好讀奇書,好設(shè)奇計”,滿腹文韜武略。張居正能平倭寇,全是依仗素娟運籌幃幄,以攻心計取勝。朱能、黃貴保遇 “落魂陣”大敗而歸之際,貴保也曾念叨: “恨我姐姐不在此間,阿姐好讀奇書,好設(shè)奇計,若今日得他在此,必有一破陣之法。”作為女中豪杰、巾幗英雄,作者為她安排了令人欣羨不已的幸福結(jié)局。她不僅與昔日的意中人重續(xù)舊姻緣,而且已經(jīng)雙雙得中男女狀元。這種巾幗不讓須眉的故事雖然并沒有多少新奇之處,而且散發(fā)著榮華富貴的陳腐氣息,卻洋溢著作者對女子的由衷贊美和欽佩,表現(xiàn)出相當進步的婦女觀點。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在明君賢相、忠臣孝子之余,作者還不惜筆墨對下層人民的美德大加贊揚,與胡豹、雷象星、鐵威等無恥之徒形成鮮明的對照。開小店的劉承恩與貧病交加、走投無路的朱能素昧平生,見他昏倒在曠野,便挺身相救。他說: “人生世上,誰無危急顛沛之時,見而不援,此非人類!”一片濟因扶危的義膽慈心躍然紙上。朱家肉鋪的伙計潘成在朱能進京毫無音信、朱百容身陷牢獄之際,并沒落井下石,而是仍然一如既往,將賬目料理得一清二楚,又將白金十兩留給百容用度。獄卒梁玉、陳升不僅為朱百容請醫(yī)治病,百般勸解,而且在生死悠關(guān)的危急時刻,毅然將何象峰、朱百容兩家眷屬搭救進京,令其親人團聚。這中間雖有報答師恩的深情厚意,但敬慕忠正之士、不肯趨炎附勢的美好品格也自燁燁生輝。施賽全是黃貴保庶母賽西之兄,他游蕩江湖,見多識廣。第七回寫他在為古寺打撈石獅時,妙論迭出、料事如神,雖是剿襲他人舊事,卻不露痕跡地寫出他超群出眾的聰敏才智。第二十五、二十六兩回寫他賺取胡云福,又憑著對唐玉龍的深刻了解,勸唐坤修書招降,同樣可以見到他通達世事、精于謀略的性格特征。這些人物有的在書中雖處于無足輕重的次要地位,但同樣能給讀者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
黃素娟協(xié)助張居正平定倭寇的一節(jié)故事,在書中僅不足兩回,但除了對塑造黃素娟的人物形象起到重要作用之外,還清楚地表現(xiàn)出作者對外敵入侵的認識和態(tài)度。在作者筆下,倭島民俗紋身飾面,“婦女牙齒,用藥染黑,衣服無縫褶,儼然單被開洞,將頭穿出一般,形狀似雪衣,半似袈裟。與人行禮,但把手相搏,當作拜跪?!边@簡直是東南亞各國嚼檳榔、穿洞單與西方握手禮的混合??梢娮髡邔ν鈬氖虑椴⒉皇至私狻2贿^倭王俺達“自恃強盛,不來朝貢”,并“興兵入寇”,卻比較真實地反映了鴉片戰(zhàn)爭時代的中外關(guān)系。天朝大國受到嚴重的武裝威脅,卻仍然以老大自居,以為可以隨意將入侵者播弄于股掌之間。黃素娟對付倭寇的策略及對俺達的心理分析,便恰恰表明了這種軟弱無力的事實及愚腐可笑的觀念。素娟估計俺達將“卑辭哀懇交回哪咭,自愿來朝入貢、請求天朝封爵,以壓服鄰邦,作為中國的附庸。”又認為俺達不肯用漢奸趙全換其王孫哪咭,“實心中嫌將賤換貴,將輕換重,似覺羞辱一般”,因而主張對哪咭“優(yōu)禮相待”,使“俺達見哪咭得中國如此敬重,可以夸壓鄰邦,人人以為榮幸”。作者把這些當成抵御外侮的濟世良方,實在太荒唐、太可笑,但在當時卻有相當多的人十分認真地作如是觀; 同時作者為抵御侵略者出謀劃策的良苦用心,也不能不令人十分欽敬。
從語言上看,此書文筆凝煉,富有文采,往往能注意把寫景寫情融為一體。如鐵威初至黃世榮家登門道謝時,“一進花園,見鋪設(shè)十分景致:奇花堆砌,玉樹盈階,西雕欄半池綠水。過了碧鴛塘,直進百花亭,亭雖小而甚軒敞,周圍玻璃,對面隱隱朱樓。”以此清幽雅致的環(huán)境描寫引出美貌才女黃素娟自然會令人生出如見天仙之感。又如朱能離鄉(xiāng)赴京之后,“一路逶遲,不勝躑躅之苦。歷三湘,望九嶷,見煙水澄清,白云蕩漾,行途之際,觸緒紛來,不禁思鄉(xiāng)撩人,倍增悲悼?!笨芍^景中有情,情自生景。
當然,這部小說盡管有許多值得稱道之處,也同樣有許多糟粕敗筆。除了前面已順帶指出的那些之外,尤以第二十四回 “落魂陣”一節(jié)為最。不過,總起來說,這部小說還是很值得一讀的。
上一篇:《繪芳錄》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
下一篇:《續(xù)紅樓夢》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